22.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 ) 23.很多人都喜欢喝酸奶,制作酸奶时需要下列哪种微生物 ( ) A.甲烷细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酵母菌 24.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 ) 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25.我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二、非选择题 1.下图表示某种“菌”的生长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是用来培养这种“菌”的,它的名称叫 。 (2)这种“菌”会长出两种菌丝,一种是生长在C中的基内菌丝,另一种是生长在空气中的气生菌丝。请你推测一下,这种“菌”的呼吸需要不需要氧气? (3)B代表图中螺旋状的结构,A代表螺旋状结构上生长着的一个个“东西”。这一个个“东西”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繁殖成新的菌体,那么A相当于真菌的 。 (4)这种“菌”的细胞结构相似于细菌,所以它的细胞具有 、细胞膜、细胞质和 这些基本结构。 2.右图所示为细菌与酵母菌图解,据图回答: 下图所示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与C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 (2)B和D的菌体都是由 构成的。 (3)图中,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 ] 。 (4)A、B、D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从菌落的 ,可以大致区分A和B、D。 (5)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即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 3.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4.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 为什么? 。 5.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1)郝思的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 (4)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CCBACCBCDBB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BCACDACCBBC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10分)培养基 需要 孢子 细胞壁和DNA 2.(10分)(1)成形的细胞核 (2)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 (3)[C]酵母菌 (4)形态、大小和颜色 (5)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的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下生存,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3.(8分) (1)巴斯德 (2)要点: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并大量繁殖 (3)高温加热 (4)分解者 4.(12分)(1)同一种 (2)乙 甲 (3)乙 分解 (4)不能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 5.(10分)(1)两 甲和乙 (2)甲 (3)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酒曲中除了含有酵母菌外,还含有杂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