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创新方法,因为思维方法是萌发创造力的内因。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 “放”——创新的天地 “放”指开放题,重视开放题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如:“在一个长方体木块上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原来比较谁大谁小?”题目既没有告诉学生长方体有多大,又没告诉学生从哪里挖、有无挖透。因此题目的条件、解题策略、答案都是开放的,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发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象、奋力创新,使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破”——创新的关键 “破”即突破定势,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它要求学生思维能够灵活变通,不拘一格。如: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它的内接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此题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计算得出半径的长度,只要知道半径的平方,用等量替代的方法就可以直接求出圆的面积。 “直”——创新的闪念 “直”指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原型启发、变换角度、类比形式和逆向思维,使学生获得新的闪念,诱发思维灵感。例:圆中以圆的半径形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多数学生用习惯的思维方式一味追求半径的具体数值,结果解题却陷入了困境。如果从整体出发直观感知,就会发现正方形的面积10正好是圆中半径的平方,据此圆的面积就可以直接得到3.14×10=31.4(平方厘米)。 “想”——创新的翅膀 “想”即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个密封的长方形玻璃水缸,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里面装水的高度是2分米。现在要把它重新翻放,水深最多是多少分米?”通过让学生充分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又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疑”——创新的动力 “疑”指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质疑创新的机会。例:学生在学完了“角的分类”之后,或许会问“185°的角是什么角?”又如学完了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也可能会提出1.25×12-1.25×8可以简便为1.25×(12-8)吗?乘法分配律在除法中也同样适用吗?11÷0.25-10÷0.25会不会等于(11-10)÷0.25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应持赞赏的态度,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质疑、猜测、释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异”——创新的良方 “异”即发散思维、求新求异,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如:“某修路队修一段路,原计划每天修800米,9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8天就全部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多少米?”按照常规解法为:800×9÷8-800=100(米)。有一个学生说:“用800÷8=100(米)计算就可以了。”他解释说:“9天任务8天完成,提前了1天,原来一天修的800米就必须分在8天内去完成,因此800÷8也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的米数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