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盆地系列(2)绍兴市的盆地介绍 浙江的地形格局是“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地理这“二分田”的比例就是宝贵的平原、盆地。浙江平原笔者已经介绍过了,今天再来介绍盆地。 在浙江广大腹地,盆地更是像洒满大地的珍珠一样,一个盆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人文单元,一个单元内又因河流支流冲积,于是,一段河流对应一个盆地,一个盆地对应一个地名,这样一来,地名与盆地名称的对应,顺理成章。 浙江盆地众多,最大盆地--金衢盆地已经介绍过,今天继续盆地系列第二-绍兴市的主要盆地。绍兴市北部属于宁绍平原地区,南部分布有诸暨盆地、新嵊盆地、三章盆地。 (1)诸暨盆地 诸暨盆地位于浙江省中部,处在龙门山地和会稽山地之间,因主要位于诸暨市境内,故名,是诸暨市人口和工业的主要聚集地。诸暨盆地东南侧为会稽山(主峰是东白山太白尖),南依勾嵊山,西部为龙门山(主峰是三界尖),与金衢盆地在义乌苏溪附近相接,近南北走向,是一个向北开口的通道式断陷构造盆地。浦阳江中游河段及其支流五汇溪、大陈江、枫桥江贯穿其中,似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走廊。诸暨盆地南与浦江盆地相连,北与萧绍平原相接,东起永宁小溪寺,西至三都镇,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约19公里,面积814625亩,(约543平方公里)是绍兴全市最大的河谷盆地。 诸暨盆地东南部属红岩盆地,所以诸暨的双槔、陶湖一带发育着红岩低丘,盆地西北部以古生代的砂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易风化成为红土低丘;如红门一带就成为红土低丘,中下游低洼,为“湖田”集中地区。五汇溪出龙门山在草塔到诸暨城西一段,有长10公里的冲击平原。 诸暨盆地地势平坦,自南而北平缓倾斜,海拔在50米以下。由于浦阳江河道弯曲,多江心洲和河漫滩地,两者构成较大的冲积平原阶地。北部河网交叉,湖荡密布,土壤为河湖相沉积物,田块系围垦湖滩而成,称“诸暨湖田”,海拔多在5.5至5.6米之间,最低处仅3.1米,部分田面低于河床,其特点与绍虞水网平原相同。盆地两侧是由第四系红土砾石层、白垩系砂页岩地层构成的基托阶地,与丘陵山地相接。 诸暨盆地四周山体虽不太高,但遇有大雨暴雨,河水都向盆地倾注,加之下游潮水顶托,易成洪涝,这是盆地地形对水文状况的不利影响。诸暨盆地内平原广阔,土地肥沃,主要种植稻米、小麦,浙赣铁路经过于此。 (2)新嵊盆地 新嵊盆地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其具体位于嵊县中部,新昌北部,因地域跨嵊州市和新昌县得名,是曹娥江流域最大的河谷盆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四明山、天台山、会稽山环抱,是一个地形相对完整的盆地,冷空气难进难出,热量充足。曹娥江上游的澄潭江、新昌江、长乐江、黄泽江等支流贯穿其间. 从盆地四周呈向中心辐合水系汇合于嵊县城关附近,盆地形态略呈三角形。新嵊盆地南起新昌城关一带,北抵仙岩清风峡,东起金山,西至长乐,南北长约23公里,东西宽近40公里,新嵊盆缘海拔100米左右,面积600554亩(约400平方公里)。传说数千年前这块盆地是一片湿地,经过大禹的排水治理,形成了新嵊盆地。 新嵊盆地地形态呈“个”字形,白垩系上覆盖有新近系玄武岩层,西边以会稽山为界,界线呈直线状延伸,长达28公里,为清晰的断层三角面地貌,东北边以四明山接壤,界线呈直线状延伸,延伸30公里,盆缘山坡陡峭,如四明山的最高峰,海拔1012米,在3公里内急落到盆缘100米高度,盆地南缘东段与新昌丘陵,台地接界,界线不明显,而西段与海拔500米的南山 为界,南山山脊走向东北,山麓界限分明,山麓有小型冲击锥和坡积裙,发育有新昌穿岩十九峰等丹霞地貌。北被山与清风岭夹峙于清风大桥,河谷狭窄。因此新嵊盆地气候温暖,为绍兴全市热量最优的区域。盆底盆缘海拔在7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向北平缓倾斜,河漫滩地较发育,以嵊县为中心,河漫滩宽度可达5公里。由于曹娥江泥沙来源丰富,洪水期间,河道多变,洪水泛滥时形成的河漫滩则多砂砾。 新嵊盆地第四系红土砾石层保留面积不多,目前在长乐南部还有一片古冲积扇,红土砾石层厚度较大。新嵊盆地低处河谷平原海拔在50米左右,这里土地肥沃,主产稻米、蔗糖、柑橘。杭温(104国道)公路和上三高速公里从此经过。 (3)三章盆地 三章盆地(三界―章镇盆地):以上虞章镇为中心,南起清风峡与新嵊盆地相连,北至蒿坝与水网平原相接,东起丁宅,西至胜江乡,南北长约37公里,东西宽约22公里,面积283144亩(约189平方公里)。曹娥江中游支流小舜江、范洋江、隐潭溪、下管溪在盆地中汇合,上虞章镇约位于盆地中心。 三章盆地南侧有覆卮山向西延伸,至嵊州市清风岭与会稽山余脉衔接;东侧为四明山余脉;西侧为会稽山余脉。三章盆地底部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10~15米之间,土壤为河漫滩相物质型壤土,土质肥沃,近山的河漫滩则多砂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