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序”这种文体;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熟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朗诵训练,提高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积累字词,解决疑难点,把握文章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难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检查预习 1、点同学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叩(kòu)问 叱(chì) 咄(duō) 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ǐ) 皲(jūn)裂 媵(yìng)人 以衾(qīn)拥覆 皆被(pī)绮绣 容臭(xiù) 烨(yè)然 缊(yùn)袍 敝(bì)衣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作品背景的知识。(教师依据情况补充) (三)疏通课文文意 1、指导学生运用“五读法”,即“读标题、读引言、读课文、读注释、读练习”自主学习课文。要求用梳辫子的方法整理本课重点文言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疑难点,不能解决的在全班交流时提出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性地巩固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全班交流,明确: (1)、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奋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的殷切期望。 (2)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是一篇序,是赠序,亦即赠言。是作者写给马君的赠言,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期望,态度恳切。 (三)、精读研讨(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2、文中从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 3、找出课文中议论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照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地讨论,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也要提高认识。 (四)、体验与反思 引导学生比照作者,谈谈自己的学习经历,找出不足,提高认识。 (五)、课堂总结 (六)、课后积累:搜集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画荻教子) 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一、嗜学、力学: 1.无书借书抄书──读书┐ 2.无师远访先达──求教├──艰 3.求学过程艰苦──有得┘ 二、善学、勤学:(对比)──勤 三、写序目的──篇末点题,交代主旨。 教学反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