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4、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今日的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一片死寂的荒漠,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戈壁滩。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2)过去的罗布泊又是怎样一个地方?
    广阔、充满生机的绿洲,有着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
    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师:罗布泊今昔对比,令人痛惜。
    (3)罗布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①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水;
    ②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学生齐读12、13自然段
    教师提问,学生合作研讨:
    1.造成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学生明确,教师补充、明确。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得生态平衡。
    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我们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罗布泊的消逝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呢?请同学朗读15——24段,其他同学从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①胡杨林死亡,绿色长城消逝,土地沙漠化严重。
    ② 罗布泊变成了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沙漠造成很多危害。
    师: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一片荒漠,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扩张。悲剧又何曾仅发生在罗布泊的身上,我们全体同学一起来朗读课文最后三段,看看作者还写了哪些悲剧?
    (生齐读)明确:
    青海湖水面下降
    月牙泉濒临干涸
    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罗布泊消失的痛惜之情。
    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4.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5.环境时时刻刻都在恶化,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 拓展学习)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重点说明罗布泊消失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湖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五〉、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教师提示:是一篇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有形象性、抒情性。请同学自由选择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并体会独特的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品读,小组合作,汇报学习成果:
    1、体味真实性
    文章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真实可靠。
    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
    2、感受形象性
    具体表现在对比、拟人、排比手法的运用
    (1)对比手法
    集中体现在三、四自然段,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将两种景象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巨大的反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换成陈述句效果就差多了。
    (3)排比手法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