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春酒》教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春酒》教案
    l 教学设想:
    1、激发学生生活体验,创设阅读氛围。孩子对于新年总是有着许多丰富的感受。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2、在充分调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章,细细品味文章关键词语句子,并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
    3、教师应该介绍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动经历,使学生可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达到对作者较为深刻的理解。
    l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达的思乡这一主旨。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积累的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领悟文章的意蕴。
    2、通过分析课文,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l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3、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
    l 学法指导:
    1、通过了解春酒的配制过程及相关风俗知识,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对故乡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突现人物的写法,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通过品味本文清新素淡、典雅隽永的语言特点,来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l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l 教学时数:一课时
    l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导语: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的。在这些传统节日中,同学们最盼望的无疑是春节。春节不仅有玩的、吃的、穿的,更有压岁钱,可以买很多想要的东西。但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又不尽相同,那么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琦君的《春酒》。
    2、板书课题、作者:
    3、简介作者:(出示幻灯)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是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以她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副中国农村社会的朴素生活图景。琦君的作品,有与人不同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挚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笔致婉约,使文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二、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作者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乐《思乡曲》)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划出你认为能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2、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
    (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