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初二语文第一学期第14周周测试卷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网整理了《初二语文第一学期第14周周测试卷及答案》,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
    一.基础知识(24分)
    1.按要求默写(10分)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
    (2)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龟虽寿》
    (3)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赠从弟》
    (4)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所以孟子就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默写杜牧的《渡荆门送别》
    渡 远 荆 门 外 , 来 从 楚 国 游。
    山 随 平 野 尽 , 江 入 大 荒 流 。
    月 下 飞 天 镜 , 云 生 结 海 楼 。
    仍 怜 故 乡 水 , 万 里 送 行 舟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chú( 踌躇 )了一会。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jiāo xiè( 交卸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3)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shǐ shī( 史诗 )似的满足。
    (4)胸中有qiū hè( 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3分)
    A、繁星满天的夜晚,我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俯瞰夜空,点点繁星似颗颗明珠。
    B、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的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C、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D、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B )(3分)
    A.她是一位优秀的曾经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华侨中学的语文教师。
    (应该改为“她是华侨中学一位曾经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优秀语文教师。)
    B.足球是巴西的国魂,意外的输球使得球员们分外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删掉”沮丧”或“懊悔”)
    C.追求梦想,即使下一百次决心,不如付诸一次行动。(将“即使”改为“与其”)
    D. 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
    (“亲近自然”和“融入自然”调换位置)
    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句子,使之构成一个排比句(4分)。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
    樟木头的荔枝真甜, ,      ;
    清溪的火龙果好香, ,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2题。(21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3分)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飞奔的马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发出 )
    ③梅花为寒所勒 ( 约束,阻止 ) ④山岚设色之妙 ( 着,涂 )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C)(3分)
    A.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 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②皆在朝日始出
    D. ①梅花为寒所勒 ②歌吹为风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所述说呢。
    10.甲文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1.甲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12.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答: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译文: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光。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漂浮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的游客很多,比堤畔的草多,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所述说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