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春节将至,中考网特为正在努力复习的考生们整理了《初二生物复习资料: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及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上生物知识点及检测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知识点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游泳: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前进方向 2)呼吸:用鳃,鳃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海葵)、软体动物(乌贼)、甲壳动物(虾) 海豚(哺乳类)、龟(爬行类)等 二.检测 1.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胸鳍和腹鳍有保持平衡作用 B.尾鳍能控制前进方向 C.鱼只靠鳍运动 D.靠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游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 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鱼类 C.流出鳃的水含氧量减少 D.所有鱼的体表都有鳞片 第二节.陆生生活的动物 一.知识点: 1.陆地生活的动物 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发的结构。如昆虫具有外骨骼 2)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3)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4)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蚯蚓: 1)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靠近身体前端有环带: 2)运动:肌肉与刚毛配合蠕动 3)呼吸: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3.家兔: 1)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2)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3)神经: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保温),胎生,哺乳 (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 二.检测 1.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下列不属于陆地生存的动物特征的是 A.有外骨骼的动物 B.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的动物 C.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呼吸器官的动物 D.用鳃呼吸的动物 2.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环节动物 B.环带靠近身体前端 C.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D.蚯蚓是恒温动物 3.下列关于家兔的说法有误的是: A.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属哺乳动物 B.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 C.心脏四个腔,一条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D.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一.知识点 1.鸟类(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1)运动:前肢变为翼,胸肌发达;骨中空,内充空气 (2)消化:食量大,消化强,直肠短,不储粪,有利于减轻体重 (3)循环: 心脏分四腔,血液输送氧、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4)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属恒温动物,生殖为卵生 2.昆虫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着生在胸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节肢动物的特征: 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种类包括昆虫和蜘蛛、虾、蟹等。 4.水陆两栖的动物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 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二.检测: 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鸟类身体上最发达的肌肉是胸肌 B.鸟的气囊一端与肺相通,能辅助呼吸 C.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 D.鸟类呼气和吸气时,都在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2.下列关于昆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昆虫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 B.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昆虫是惟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D.蜘蛛是昆虫,它和蝗虫都是节肢动物 3.两栖动物是 A.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或陆上的生物B.既能生活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的动物 C.成体只能生活在陆上 D.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知识点 1.运动系统组成:骨骼和肌肉。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肌肉(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 2.运动时,神经传来的刺激,使骨骼肌肉收缩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关节是支点, 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4.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能量)、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5.动作产生的意义: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B.关节对骨的运动起支点作用 C.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D.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一组肌肉相互配合运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D.哺乳动物的运动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知识点 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本能) 实例:蜜蜂采蜜、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2)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二、检测: 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 C.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D.蚯蚓走迷宫,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都是学习行为 2.下列属后天性行为的是 A.婴儿吃奶 B.蜘蛛结网 C.小鸟喂鱼 D.公鸡绕道取食 第三节、社会行为 一、知识点: 1.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分工,等级 2.白蚁群体(无等级制度:雌蚁、雄蚁、工蚁、兵蚁))狒狒群体(有等级制度:“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3.通讯:动物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二.检测: 1.下列关于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都是营群体生活的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分工、等级 C.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D.蚂蚁靠气味通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讯是营群体动物群体生活的一个主要条件B.人们喷洒性外激素是为了直接杀死害虫 C.蝶蛾昆虫雄虫能分泌性外激素 D.虎和狼都是群体生活动物 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知识点: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相对平衡 3.食物链或食物网出问题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4.动物和植物关系: 1)传粉利于植物繁殖后代,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利于扩大植物分布范围。 2)某种动物数量过大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 二、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B.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数量能无限增长 C.如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D.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绝对稳定状态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的生理过程叫光合作用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就不能循环 C.动物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物质 D.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CO2、尿液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3.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养育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这句话可以用: ① ② ③ 太阳能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能量 动物体内有机物的能量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来解释,对①②③的说明,正确的是 A.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 B.①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 C.②表示蒸腾作用③消化与吸收 D.②表示消化与吸收③表示呼吸作用 4关于动物与植物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动物和植物形成相互对立关系 B.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利于其繁殖后代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分布范围 D.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知识点: 1.最理想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对遗传基因改造,使其乳房可产出人们所需的物质.) 2.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好处:节省费用 减少生产程序和污染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某种仪器设备. 二.检测: 1.关于生物反应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即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物质 B.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C.人们对通过对动物的乳房进行改造,使其乳房能产出人们所需物质 D.生物反器来生产能节省费用,减少污染 2.关于仿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仿生物某些结构和功能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B.宇航服是对长颈廘的仿生 C.克隆羊是仿生 D.智能电脑和机器人是模仿人的大脑的仿生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知识点: 1.细菌菌落: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大,霉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呈现不同颜色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 (1)配制培养基(2)对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3)接种(4)恒温培养 3.细菌和真菌生存条件:(1)水分、适宜温度、有机物(2)有的需氧,有的厌氧 二、检测 1.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 C.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细菌菌落一般比真菌小 2.下列关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 A琼脂含有丰富营养 B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都必须高温灭菌 C.将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就可以接种了 D.接种后的培养皿必须放在冰箱冷低温培养 3.在“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套培养皿,并且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B.在教室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这是接种 C.采集细菌和真菌后,还要将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 D.用无菌棉棒在口腔采集, 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4.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极地,很热的温泉中没有细菌 B.生存需要水分、适宜温度,还有有机物 C.细菌和真菌没有叶绿体,属消费者 D.所有的菌生存都需要氧,如乳酸菌 第二节细菌 一.知识点: 1.细菌形态: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 2.细菌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属分解者。 4.生殖方式:分裂繁殖 5.芽 孢 : 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 二.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列文•虎克最早观察到细菌,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B.巴斯德证明细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C.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形态 D.细菌有杆菌、螺旋菌、球菌,形态不同,结构基本相同 2.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 B.细胞内没有遗传物质 C.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所有细菌都有荚膜和鞭毛 3.关于细菌营养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多数细菌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作营养,叫异养 B.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进行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的有机物来生活 D.细菌只能靠分解动植物遗体生活 4.关于细菌生殖方式说法不对的是( ) A.靠分裂进行生殖,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无处不在 B.在适宜环境,不到半小时的细菌能分裂一次 C.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壁变厚形成芽孢 D.芽孢是细菌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 第三节真菌 一.知识点: 1.真菌的种类:有单细胞(如酵母菌)和多细胞(如蘑菇和霉菌) 2.真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细胞核; 3.真菌的生殖:孢子繁殖后代 4.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腐生)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5.酵母菌:有氧呼吸: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 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 6.比较细菌和真菌 比较项目细菌真菌 单细胞还是多细胞单细胞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是否有形成细胞核无有 繁殖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营养方式无叶绿体,异养无叶绿体,异养 二、检测: 1.关于青霉和曲霉的异同不正确的是 A.都有菌丝 B.都是多细胞 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 D.都是绿色孢子 2.关于细菌主要特征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知识点: 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利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 3)与动植物共生。 2.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互利共生。 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二.检测: 1.对细菌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CO2、水和无机盐 B.植物可利用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C.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D.寄生细菌和真菌能依靠活的动植物或死亡的动植物遗体生存 2.关于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 B.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够与动植物共生, C.有些菌类,可以在动物肠胃内,分解草料纤维素,动物为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 D.人体内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没有益处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一、知识点: 1.食品制作: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用酵母菌;制作酸奶、泡菜用乳酸菌;制醋用醋酸菌; 制酱用霉菌。 2.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缺氧保存等 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脱水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晒制烟熏法 渗透法、冷藏冷冻法 3.疾病防治:抗生素是真菌;转基因技术与胰岛素(治糖尿病的药物) 4.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 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二.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馒头或面包酿酒用酵母菌 B.制作酸奶、泡菜用乳酸菌 C.制醋用醋酸菌 D.制酱用醋酸菌 2.制作甜酒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A.蒸熟糯米,并用冷开水冲洗,装入清洁容器 B.将酒曲(含酵母菌)碾成末后与糯米均匀混合在一起,压实中间控坑 C.将混合后的糯米放于容器中,盖上盖子 D.容器置于冰箱中防止杂菌进入 3.下列的防腐方法与防腐原理不正确的是 A.袋装牛奶→巴斯德消毒法(加热灭菌) B.咸鱼→ 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鱼中水分,食盐可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 C.果脯→ 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水分) D.肉类罐头→脱水法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B.利用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如甲烷菌 C.青霉素由细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属抗生素类药物 D.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产生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知识点: 1.生物分类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 2.生物分类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3.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5.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 二.检测: 1.(2010江门中考题)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有根、茎、叶分化C.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D.植株内都没有输导组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分类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B.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高等,它没有种子 C.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D.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是按低等到高等排列 第二节从种到界 1. 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2.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相似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远; 4.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5. 生物命名法: 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6. 马的生物分类:(从小到大)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亚门 二、检测: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其重要意义是 A.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B.能给每一种生物不同名称 C.可以根据分类弄清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 D.说明了分类单位可以分为:种、属、科、目、纲、门、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C.七个等级中界的共同特征最多 D.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前面是属名,后面是种加词 第二章认识生物多样性 一.知识点: 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被子植物的故乡” B.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C.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D.科学家可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 2.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的个体基因组成有差别,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基因库 B.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生物种类没有联系 C.某种生物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剧变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D.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知识点: 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如来自国外的水葫芦)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最有效措施)2)迁地保护 3)建立种质库4)法制管理 3.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扬子鳄是中生代动物“活化石”。珍稀的植物有珙桐和银杉,都是植物中的“活化石”.珙桐是被子植物。银杉是裸子植物 二.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扬子鳄是是中生代动物“活化石” 珙桐和银杉,都是植物中的“活化石” B.森林大面积减少会使森林生态系统受破坏,造成湿度降低,植物减少,动物由于失去栖息地和食物,种类和数量也减少 C.生活污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繁殖,这些生物遗体分解时消耗氧气和产生有毒物质 D.国外引进的水葫芦疯长使其他水生生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所以勿引进外来物种 2.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 D.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没有其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了 参考答案: 八上生物知识点及检测 第五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二.检测:1、C 2、C 第二节.陆生生活的动物 二.检测:1、D 2、D 3、C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二.检测:1、D 2、D 3、D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二、检测:1、D2.B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检测:1.C2.D 第三节、社会行为二.检测:1.A2.A 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检测:1.C2.B3.D4A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检测:1.C2.C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二、检测1.A2.B3.C4.B 第二节细菌二.检测:1.A2.A3.D4.D 第三节真菌二、检测:1.D2.C 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检测:1.D2.D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二.检测:1.D2.D3.D4.C 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二.检测:1.C 2.B 第二节从种到界二、检测:1.A2.C 第二章认识生物多样性二.检测:1.A2.B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二.检测:1.D 2.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