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初一语文知识点:在阅读中整理写作素材(三)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网整理了初一语文知识点在阅读中整理写作素材(三),供同学们参考。
    【课堂笔记】
    1、《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原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译文】东坡写的诗词,每一落笔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不会再谈及我了!崇宁、大观年间,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即使曾经禁止(苏轼在岭南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贯,但是禁得更严密传送更多,经常凭借(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不雅。
    2、节选自《高斋漫录》
    【原文】东坡尝谓钱穆父曰:“寻常往来,心知称家有无①;草草相聚,不必过为具②。”穆父一日折简③,召坡食皛饭。及至,乃设饭一杯,萝卜一楪,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后数日,坡复召穆父食毳饭,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报。比至,日晏④并不设食,穆父馁甚,坡曰:“萝卜汤饭俱毛也。”穆父叹曰:“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
    【注释】
    ①称家有无,根据家中财力行事。
    ②具,引申为筵席、酒食。
    ③折简,写信。
    ④晏,晚、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等到……时候)
    (2)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善于,擅长)
    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
    A时间很晚了还没有吃过东西,钱穆父非常饥饿。
    B时间很晚了还没有吃过东西,钱穆父非常生气。
    C时间很晚了还没有摆出食物,钱穆父非常饥饿。
    D时间很晚了还没有摆出食物,钱穆父非常生气。
    3.钱穆父信中的“皛饭”具体是指(饭一杯,萝卜一楪,白汤一盏)(用原文回答);
    东坡对“皛饭”的解释是(萝卜、汤、饭全都没有)(用自己的话回答)。
    4.从穆父召食皛饭和东坡召食皛饭两件事可见这两人都是(爱开玩笑、喜欢捉弄人、善戏谑的人)。
    3、《包拯》
    【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
    答案:B(“遗”应解释为“馈赠”)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译文: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译文:(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
    3.本文表现了包拯(孝顺、清廉、英明)的品质。
    4、宋太祖怕史官
    【原文】宋太祖尝弹雀①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恕,诘其故。对曰:“臣以尚②急于③口弹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注释】①弹雀:拿弹弓打小鸟。②尚:还是。 ③于: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慢慢地) (2)自当有史官书之(应该,应当)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上怒,诘其故。
    皇上生气了,责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关键词:诘,故,其
    3.从文中看,上“惧”的是(自己的昏庸被史官记录下来影响名声)
    “说”的是(有这稀一位敢于劝谏的忠臣)。 (2分)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是个贪玩又专制霸道的昏君。 B.是个专制但知错就改的明君。
    C.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 D.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
    【译文】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弹捕鸟雀。有个臣子说有急事求见,宋太祖急忙召见了他。(但)他上奏的却是普通的事情。宋太祖生气了,责问这是为什么。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比弹捕鸟雀还紧急。”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斧钺撞了臣子的嘴,(臣子)被撞落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捡起了牙齿,放在怀里。太祖骂(他)说:“你怀里揣着牙齿,想告我的状吗?!”(臣子)回答说:“臣没有资格状告陛下,然而自有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记录这件事。”宋太祖既害怕又高兴,赏赐了黄金和丝织品安慰犒劳他
    再次强调文言文学习中的两个问题:
    1、积累字词、透彻理解字词的本源含义。
    2、把握中心、必须了解古人价值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