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资料(北师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浏览和略读策略,抓住课文标题说出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研读课文中关键语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其表达妙处,模仿表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学习运用略读和浏览策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难点:说出关键词句表达的妙处。 【教学方法】 略读、浏览、朗读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成长中的我们,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导致我们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此时此刻,别人的成长故事或许会给我们指点迷津。本单元我们就将走进作家眼里的校园生活。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就课题猜想课文讲什么,学习抓住课文题目进行阅读的方法。 3.鲁迅及该文写作背景介绍(略);指出课文是回忆性散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注意作者回忆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哪些事情? 2.学生听读课文,捕捉文章重要信息。 3.全班交流读后获得的信息。 ⑴百草园:百草园的自然景物;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 ⑵三味书屋:介绍三味书屋;介绍先生;向先生问问题;玩耍、读书、画画。 三、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表达,体会思想感情 (一)研读“百草园” 1.研读课文第1自然段。 ⑴关键词句:“……似乎确凿……”(句子矛盾辩论)。 ⑵中心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从哪些地方能够读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⑴赏读课文第2自然段。 ①赏读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就有……”在作者的记忆里,“百草园”有趣的景物和事情众多,但作者只从众多有趣的景物中选取部分来写,写出百草园的趣味盎然。 ②写景方法:耳听、手做、眼看、心想。 耳听:油蛉、蟋蟀有音乐般的叫声;(写出童趣) 手做:用动词“翻开、遇见、按住、拔、牵连不断地拔、摘”;(写出童趣) 眼看:看见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缠络、木莲果实、臃肿的何首乌根、像小珊瑚珠攒成小球的覆盆子;(写出童趣) 心想:从臃肿的何首乌根中拔出像人样的。(写出童真) ③作者童年乐此不疲于这些事情,就是作者童年的乐趣,表达出“百草园”是作者的乐园。 ⑵赏读课文3——6自然段“美女蛇”的故事。 写出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让作者记忆犹新,增加了百草园的情趣。 ⑶研读课文7、8自然段“雪地捕鸟”。 抓住捕鸟的动作,读出作者记忆犹新,分析其缘由,感受作者的快乐。 ⑷小结:课文写百草园,围绕“我的乐园”选取印象最深的事情。 (二)课文第9自然段写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⑴我揣摩被送进书塾的原因;我念念不舍百草园。 揣摩原因:“也许……也许……也许……”; 依依不舍:“我的……们”,百草园中伴我度过童年的事物成了我生命的部分。 ⑵内容:告别“百草园”进书塾;作用:承上启下(过渡段)。 (三)研读“三味书屋” 1.根据教材前彩图,学习作者如何介绍三味书屋。 从外到内,从上到下,按方位顺序。 2.先生和蔼,我对先生恭敬。 3.我问先生问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先生”是什么样的人? 4.贪玩、读书。 ⑴贪玩的表现:“爬……折”、“寻”、“捉……喂”、“陆续走回去”。 ⑵抓住标点符号“?!”“!”,读出先生的语气,思考是什么样的先生? ⑶学生读课文中大家放开喉咙读的内容,读后说出感受。 艰涩难懂(不知何意),但在作者看来觉得有趣。 ⑷先生读书(抓住先生读书的声音、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作者不但羡慕先生学识渊博,而且觉得先生读书很有趣味。 5.我的小动作——画画。 写出“我”的调皮,表现“我”读书时候的快乐。 6.小结:作者抓住“三味书屋”读书时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出自己在“三味书屋”读书期间的快乐。 7.如果不从快乐的角度读该部分,你觉得作者在“三味书屋”读书快乐吗?原因是什么? 四、探究阅读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是我的乐园吗? 是乐园:(理由见上面的研读)。 非乐园:“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束缚和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作业 1.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组句子。 2.描写自己熟悉的某位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全班交流,其他同学猜测是哪位老师。 【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以点带面 景物 乐此不疲 耳听、手做、眼看、心想 我的乐园 百草园 美女蛇 害怕、神秘 雪地捕鸟 记忆犹新 介绍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介绍先生 和蔼 恭敬 书塾乐事 问问题 拒答 好问 玩耍、读书、画画 严而不厉 调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