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之短文两篇《爱莲说》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之短文两篇《爱莲说》
    一、引入新课
    1、彩屏展示优美的风景画,配钢琴曲《多美好的世界》。
    2、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从画面上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使我们赏心悦目,真是一种享受。这种美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的,在生活中有的美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那就是文学之美。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篇美文《爱莲说》,享受一下文学之美吧。
    二、出示课题:(彩屏画面——荷花画面)
    美中生趣 文中蕴情
    ——美文欣赏
    爱 莲 说(周敦颐)
    引语:《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所喜爱,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通过欣赏来感受一下它的艺术美。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彩屏出示荷花背静、文章字幕、配古筝曲《出水莲》)。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表情,注意按老师朗读的语调语气朗读。
    四、赏析课文
    (一)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二)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班上发言)
    (三)老师综合归纳: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这篇文章美在四个方面:
    “莲”貌美品美、文章的语言优美、表现手法巧妙、结构精巧。
    (四)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1.貌美品美
    
    讨论: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人)
    可以想到与莲的特质相似的人,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风度翩翩的雅士,洁身自好的君子。
    引入品美:作者爱莲,仅仅是爱她的貌美吗?不是,更主要的是赞美她的精神和品质。
    分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香远溢清”(美名远扬)比喻君子的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受人尊重。作者 分别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来描绘莲的美,把莲的特质与君子的品格结成一体,名曰写物,实是写人。从中可看到作者的情节和节操。
    2.语言优美。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采用骈散结合的方法,长短句相间,错落有致,读来有一种节奏感,韵味无穷。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使文章活泼生动。
    找出这些句子朗读,体会语言特色。骈散句分男女生读。
    着重欣赏以下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通过比喻,赞美了莲的君子品格——不慕富贵,洁身自好。“隐士”抗霜。表现人的孤傲;“牡丹”:“富贵人”:浓艳,表现人的庸俗;莲喻为“君子”,清逸,表现人的清高。处处扣“君子”的性格特征。
    3.手法巧妙:
    讲:语言组合形成文章,怎样使语言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 “衬托”的手法。
    板书:(1)托物(莲)——言(阐述)——志(不慕富贵,洁身自好)
    (2)衬托:
    文中有三处衬托:(1)以陶“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做衬托,突出“予独爱莲”,(2)用“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做衬托,突出“莲,花之君子者也”;(3)用“菊之爱”“牡丹之爱”做衬托,突出“莲之爱”,特别是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愤世嫉俗,暗含讥讽,表现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鄙弃,反衬了“莲之爱”的难能可贵。
    4.结构精巧:
    一条线索: 全文以“爱”为线索 (出现七次)
    两个衬托: 草木之花(蕃) 菊(独)牡丹(甚)莲(独)
    菊(独)牡丹(甚多) 莲(独)
    三种类型: 三种花:菊、牡丹、莲
    三种人:隐士、富贵者、君子
    对三种爱花人的感情:惋惜、讽刺、赞美。
    这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把这篇短文凝聚成了天衣无缝的艺术佳品。
    五.课堂小结:
    本文用了119个字,调动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莲花的美,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读着这篇文章,我们不但感受到了莲花的美,语言艺术的美,还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美。读着这篇文章,我们不能不叹服刘禹锡不但是个语言大师,还是个丹青高手。
    六.课外延伸:
    1.刘禹锡通过写“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古代文人墨客写莲的也不少,各自表达自己的感情。(学生把收集到的写莲花、写其他花草树木的古诗拿出来欣赏。)
    2.展示学生课外写的咏屋的散文和诗歌。由学生赏析。
    七.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古代名家的美文,也欣赏了同学们的美文。这些美文使我们徜徉于文学艺术的乐园,品味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领略了文学作品意境的幽深,享受了文学艺术的趣味,更感染了作家们高洁美好的节操和情感。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多读一些文学精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生活品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