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初一语文复习资料-《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初一语文复习资料-《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②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③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2、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人生。
    ②揣摩语文的表现力,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引发的三点思考;以小见大的写法;对我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启迪。
    二、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放音乐《命运》,轻微播放)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作者杏林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用心来品味这篇文章,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认识生命的真谛。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过渡)要学习、理解一些问题,首先应当从整体上感悟,因此先请学生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放录音)。
    a.写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b、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2、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这样,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地领会,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a、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悟文章的内涵。
    c.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d.赏析语段中好词语的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
    ③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认真阅读大屏幕投影,并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朗读方法: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中解决思考题。
    [有关提示]
    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争”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以此来品味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肃然起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敬意。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读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学生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互评,可以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教师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性总结: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3、体验反思
    ①质疑交流
    文章结束了,研读学习后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质疑题:
    a.阅读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识?
    b.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4、教师小结:
    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好好享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峰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自己的看法。
    ②拓展延伸
    请学生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思考:两篇文章比较,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速读后讨论。教师评点并总结,指导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要求讲出喜欢的理由,以此培养赏析的能力。
    5、教师总结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6、延伸作业
    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如:人生的启迪
    读《生命生命》有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