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3)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问题探究
    出示任务: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反馈指导: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出示任务: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反馈指导: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的。
    (四) 名句赏析:
    出示任务:请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反馈指导:释义: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双眼,
    只是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
    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五)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形象性 哲理性
    四、游山西村
    (一)激趣引入
    你是否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请说说农村给你的感受。
    (二) 作者介绍
    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了,。猛然间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著名诗人。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三)写作背景
    当时,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四)整体把握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记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希望.
    (五)问题探究
    出示任务: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反馈指导:围绕一个“游”字展开。
    出示任务:2.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反馈指导: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出示任务: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反馈指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六) 小结
    《游山西村》,书写了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乐之情。
    (七)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陆游
    优美的山野风光
    淳朴好客的村民
    五、己亥杂诗
    (一)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并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受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
    (二)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共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
    (三)问题探究
    出示任务: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反馈指导: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出示任务:2.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名句)
    反馈指导: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示任务:3.诗中写了怎样的心境?
    反馈指导: 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出示任务:4.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是否从此不再关心国家命运?
    反馈指导: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还想着为国家做些事情。
    出示任务:5. 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一腔离愁别绪表达出来的?
    反馈指导:“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 ,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
    (四) 名句赏析
    出示任务:请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反馈指导: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五)主题意义
    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
    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六)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
    虽辞官归乡
    仍心系报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