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5)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15课 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 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 词语解释:P106 注释4、5、9;P107 注释1-6、9、12、13、15
    ◇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160 二至四
    ◇ 句子翻译:P107 课后练习 二
    ◇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第16课 社戏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省xǐng 惮dàn 欺侮wǔ 撺cuān掇duo 凫fú水 篙gāo 橹lǔ 撮cuō
    棹zhào 楫jí 行háng辈 点拨:注意多音字“省”“行”等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委实:实在。
    (2)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依稀:隐隐约约。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点拨:所填词语是表现开船的一系列动作的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短篇小说。
    词语积累:P111 注释1;P112 注释3、6;P114 注释2、4、5;P115 注释1、6;P118 注释2;P119 注释2-4;P120 注释3-4。
    1.重点段:P115 第10-13段 (1)环境描写:具体描写的景物
    2)描写角度: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具体景物)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但我确还以为船慢。(第11段)① 比喻、拟人;②写出了划船之快和“我”看戏心情的急切。
    (4)“我”的心理变化:轻松 — 急切 — 陶醉
    2.人物性格:双喜(聪明机灵、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六一公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
    3. P122 课后练习三(答案详见《三点一测》P186)
    第17课 安塞腰鼓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亢kàng奋 晦huì暗 羁jī绊 蓦mò然 冗rǒng杂 戛jiá然而止
    2.解释下列词语。
    (1)亢奋:极度兴奋。 (2)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3)蓦然:突然,猛然。 (4)冗杂:繁杂。
    (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2)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三、文学(文体)常识《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
    词语积累:P124注释1-5,P125注释1,P126注释1
    1. 修辞:比喻、排比(增强语势)、反复(强调) P127练习三
    2. P126课后练习二(答案详见《三点一测》P192-193)
    3.全文结构:打鼓前(安静)— 打鼓中(舞动)— 打鼓后(寂静)
    4.主题思想:借安塞腰鼓表达生命、力量之美
    第18课 竹影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惬qiè意 水门汀tīng 徘pái徊huái 参cēn差cī
    点拨:注意多音字“参”“差”的读音。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2)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
    二、重点句子
    1.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
    2.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
    三、文学(文体)常识
    《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称谓)。
    P128注释1 丰子恺,原名丰润,画家、散文家
    1. 重点段:P131 第5-6段
    (1)竹子难画在哪里?(第5段)(2)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比喻)
    说明:中国画重写意(神似),西洋画重写实(形似)。
    2.记叙线索:孩子兴趣转移(看人影—画竹影)
    3.爸爸的角色:艺术领路人,寓教于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