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准备 打印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见下)。 四、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题(应早一周时间) (1)平时你最爱吃的食物主要有哪些?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长期偏吃食对人体有好处吗?为什么? (2)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3)你爱吃新鲜蔬菜吗?它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夏天出汗太多时,喝一点汤比光喝开水要好? (二)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料。下面提供三则,仅供参考。 1.消化和营养(摘自《中学生生物竞赛》) 在冰天雪地的极地,爱斯基摩人的晚餐是切成厚片的鲸的生肉。在中国的小山村,老奶奶吃的是米饭。而万里之遥的美国,一位大学生吃的是咸肉汉堡、沙拉和咖啡。在其它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餐桌上的食物还可能是蛇肉、昆虫、热的红辣椒、咸鱼和木薯等。 所有这一些食物,都经我们的消化系统,转变成了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为我们提供能量,修补并且维持体内的组织。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管和附属的消化腺。 一些外国人有十分不好的饮食习惯,他们吃大量的快餐食品,典型的美国人的食物趋向于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全世界的疾病调查表明,人类正在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举例来说:富含脂类的饮食会导致肥胖和心脏病。而高盐的饮食和熏制的食物会致使胃癌和食道癌的发病率提高。在饮食中缺乏丰富纤维素的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就相对普遍,而在乡下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中,由于他们的饮食中有丰富的谷物和高的纤维素,他们就很少患结肠癌。 2.饮食指导金字塔 3.肥胖成我国人口健康第一公害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朱玉) 卫生界一些营养及疾病控制的专家告诉群众:超重与肥胖,正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第一公害。请大家管住嘴少吃,迈开腿多动,自觉控制体重。 专家们说,身体内的多余脂肪就是由于热量输入大于输出产生的,就是俗称的吃得多动得少。很多人说自己吃的很少,但体重却直线上升,实际上认真计算下来,他们摄入的热量却很高。16粒花生米等于5千卡的热量,这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零食,每天吃上一小捧,就有可能造成输入热量的超标。100克植物油的热量高达869千卡,一火锅店以油作佐料,两小碗佐料再加上涮肉等,一顿饭的摄入热量就超过了正常人一天的需要量。长此以往,岂能不胖?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前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学者,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人口中,超重者不低于2.4亿人,肥胖患者已达3千万以上。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资料表明,北京市目前的高血压病人已达200多万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7%,每年还新增心脑血管病人20万人,这些疾病都可归于生活方式不良导致。如果体重得到良好控制,人们会发现有些疾病会不治而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