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是整个中学最关键的一个时刻!初一是适应中学学习生活,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老师的讲课方式的一个环节。为此特别整理了初一政治教案:换个眼光看老师,供大家参考学习。 第6课 换个眼光看老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说出班主任的爱好、缺点。 2.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学会通过有效方式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 3.用具体的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知道教师的工作是特殊的、艰辛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2.全面地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处理问题可能有偏差或失误时,记住“老师也是普通的人”。 3.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与老师交往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了解我们的老师 导入新课: 课件一:“风在水上写诗。云在天空写诗,灯在书上写诗,老师在黑板上写诗。” 问题:你知道“老师”这一称谓的由来吗?“老师在黑板上写诗”蕴涵了什么意义呢? 中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随着岁月的更迭,“师”的称谓后来演化为“教师”、“老师”。如今,“教师”的称谓多用于书面语言,而“老师”是现实生活中流传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称谓。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同时介绍“老师”的其他称谓。 “老师在黑板上写诗”蕴涵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艺术性。 (导语) 今天就让我们把“老师”作为研究的对象,来了解我们的老师。 讲解新课: 课件二:录像《张老师的某一天》 问题:我们几乎与老师朝夕相处,但是对老师每天的工作与生活还是没有仔细地观察与思考过,老师做了些什么?在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张老师这一天的工作生活只不过是千千万万教师每天工作的一个缩影,首先,张老师的一天中做了些什么? 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一起活动、找学生谈话、学习…… 问题:从张老师所做的工作中我们知道教师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一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交往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还有与学生心灵的碰撞、感情的交流。二是不断地学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问题:老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令我们感动,那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呢?正如张老师自己所说的“我们教师的职业是良心的职业”。 为什么讲教师的职业是良心的职业呢? 引导学生看教材,分析P64一P65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教师”的内涵、教师工作的特点。重点分析“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与“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 教师今天可能因某种原因心情不佳,但当他(她)面对无数双期待的眼睛时,他(她)就会将自己的烦恼抛置脑后;教师也可能今天正发着高烧,但想到今天还有三节课、还有某个同学的思想问题没解决,他(她)还是坚持着把这些都做完再去打点滴;教师在今天的课堂上有同学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时似乎理由不充分,哪怕是批改好作业已是深夜也必须查资料搞个水落石出…… 组织对话:根据我们这么多年来与老师的交往以及今饫所作的分析,大家谈谈对教师工作的了解以及对老师最感动和佩服的地方。 学生在讨论后交流。 问题:根据大家对老师的了解,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这个问题尽管教材有答案,但是,不少学生心里想的与答案是不一致的,他们认为老师就是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可结合前面对教师工作特点的分析,说明为什么老师喜欢爱动脑筋、善于提问的学生。 感悟:通过“感悟”(P63)引导学生总结教师的角色特征。 问题提高:结合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说说用“红烛”比喻老师的“妥”与“不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