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由诗人到"失人" 19岁以前王江涛的兴趣在文学,理想是做一个诗人。高中时他曾自诩古今第四才子,只有三个人排在他前面:庄子、李白、曹雪芹。17岁时从家乡河北邯郸来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上大学,从此由一名诗人迅速转变为"失人",具体表现为失望、失恋、失败、失意。 失望:和许多上了大学的家伙一样,王江涛对北外失望透顶。校园小,美女少,试要考,步要跑,无聊之极。 失恋:1990年11月7日,北京下了第一场雪,文学青年王江涛借雪抒情给高中暗恋的一位女生(考入北大)写了求爱信,该女生婉转回应"我们年纪还小,谈这些为时尚早,还是继续讨论诗歌好不好?"此事件直接导致王江涛从1990年到1998年长达8年时间对女生、女性、女人彻底失去了兴趣。 失败:大学成绩中等,从未当过干部。军训时候抽签当上了文艺委员,因为不会指挥大家唱歌被罢免。大学期间还有几门功课不及格,包括体育。上面提到的"步要跑"就是王江涛最恐惧的事之一。他从小体育不好,跑完1000米想吐血。上了大学才知道不但要跑步,还要考引体向上,11个才及格。于是每天下午四点下课以后,别人去玩了他去苦练引体向上。那时候校园里一下课老放一首歌,什么"放你的真心在我的手心",每次一听到这歌就知道该去引体向上了,以至多年以后还有条件反射。悲惨的是就这样练了好几个月期末考试还是不及格。没天赋。 失意:没钱,穿的破,吃的不好,唯一的特长是能写写诗,可那时候大学又早都不流行诗歌了,注定了他的失意。别人上学来时都用皮箱,他用的是父母1960年结婚时的木箱。有的同学一双鞋就上千块,而他一个月才20多块钱的生活费。有一次父亲来学校看他,在西单花19块钱给他买了一件夹克,小王挺高兴,穿着就上课去了,一进教室同学哄堂大笑,因为那是件他父亲年纪的人才穿的夹克。 内心狂妄、自傲,加上令人自卑的环境,王江涛的大学生活孤僻、高傲、独行。 在挪威,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 学算命、练气功,皈依道教 失败的大学生活,失恋导致对女生没有兴趣,对男生更没兴趣,生活总得有点寄托,命运把他引向了道教。 1992年暑假,三哥看一本《周易预测学》,他也跟着看,对周易和预测发生了浓厚兴趣。同年,一个大学同学练气功,他也学起了气功。最终,柯云路的《大气功师》一书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该书是以气功师严新为原形,讲述了许多气功师看病救人的故事,王江涛大开眼界,"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于是大量接触此类书籍,严新也成了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后来通过周易和气功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在于道教,也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那些诗人都是道家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随遁入道门一发不可收拾。他本科专业是英语,毕业论文是《道教对李白及其诗歌的影响》。 王江涛说自己是个很不幸的人,前半生坎坎坷坷,挫折不段。94年毕业时本来找到了很好的单位接收,有外企也有政府机关,但因为没有拿到留京指标,都泡了汤。后来到天津一家政府部门做办公室工作,觉得不适合自己,决定考研继续上学。 原本瞄准了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去北大同学宿舍了解情况时无意中从校报上看到北大宗教学系成立,兴奋不已,决定报考,但因为专业课实在接触太少,第一年极其顺利地落榜,除了英语,其他四门课都不及格。不幸的是考研之事被单位知道,工作也丢了。第二年受尽苦中苦展转坎坷终于考取了自费的北大宗教学系,半圆了道士梦。 1999年5月8日改变了对美国的看法 进北大读研,让孤僻的性格开朗了不少。原来计划读完研再出国读博,毕业回国进北大当老师,但1999年5月8日的两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规划。 其一是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在这之前,王江涛最喜欢的国家是美国,觉得这个国家民主、自由、文明,五八事件中遇难的三位同胞有两位是他的校友,让美国印象在他心底大打折扣。 其二是当时学校有一位客座教授,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神学院教授、英语国家宗教礼仪协会会长,在国际宗教和礼仪界享有很高声望。当年5月该教授去孔子故乡山东曲阜考察,系里派王江涛做随行翻译。没想到那一夜在济南龙都饭店808房间,教授借酒劲动手动脚、拉拉扯扯,对王江涛实施同性性骚扰(未遂)。第二天教授对王江涛道歉,说是喝多了,可第二天晚上出尔返尔又一次故技重演。王江涛与教授大吵后闷在房间看电视,就看到了我大使馆被炸的消息,顿时对美国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都失去了信任和兴趣。从那以后,他最喜欢的国家变成了中国。 2001年研究生毕业运气开始好转,考取公务员,进入国家宗教局外事司工作。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生活很爽,工作内容就是陪团,到处游山玩水,吃住五星级宾馆,去地方上都被当作中央领导接待。因为机构小,正常情况下三、四十岁混个处长,五十岁混个司长没什么问题。 在国家宗教局外事司做了一年半,还是觉得不适合自己,又一次辞职。当时有两个想法:出国读书,或者去新东方当老师。因为考托福、GRE前上过新东方的课,印象很深:"原来课还可以这么讲?" 课堂上 皈依新东方,参与重庆分校的创建 2003年非典过后给新东方投了简历,但一直没见回复,估计新东方不缺这样的怪人,就去了另一家培训学校当老师,做得还不错。做了一个月接到新东方电话,让面试,而且是去重庆,没的选择。斗争了很久,还是没有抵御新东方的诱惑,跑来面试。李丰老师为创建重庆分校选老师,从900多份简历中筛选了20个人面试,最终录取了两个人,王江涛是其中之一。据他分析,被录取原因一是宗教学出身,二是他的简历中有部分是用文言文写的。 2003年8月到了重庆,开始参与重庆新东方学校的创建。新东方在北京声名显赫,但当时在重庆很多人还不知道,都以为是那个胖乎乎"学厨师就来新东方"的新东方。开拓市场时多牛的老师都得上阵发传单,白天做市场,晚上备课,累得要死。经过努力,2004年重庆分校在原本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在全集团评选中名列第三,取得了创业成功。 王江涛原本属于激情派,讲课气吞山河,上课从来不坐着。但2004年8月在课堂上突然失声,从此元气大伤,讲课风格也温柔了不少,开始更加注重内容,把课程研究透,给学生以最实际的收获。那次失声到现在身体还感觉没有完全恢复,王江涛看得也很淡,"挺好,一种经历,曾经激情地奋斗过。" 道长的网恋奇缘 王江涛是许多矛盾的集合体。在英语课上大讲中国传统文化;曾经的公务员、现在的民办教师却搞"封建迷信";身为道家之人翻译黄色小说(翻译过禁书《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还有一条:身为俗家道长搞网恋。 2000年夏天,注定将有事情发生。处在研二和研三之间的王江涛本想打工,天气太热就窝在宿舍里上网度日,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人都无聊,于是相约见面。女孩当时正好在新东方上托福班。 7月31日下午六点,道长打车直奔展览馆肯德基,见面后觉得两人似有代沟,心凉了半截。穷小子出身的王江涛之前从没吃过肯德基这类玩意儿,女孩就主动提出改吃中餐,到对面一家小饭馆吃了这一辈子最难吃的一顿饭,小葱拌豆腐是臭的,西红柿炒鸡蛋是烂的。饭后陪她去上课。 重要的不是初速度,而是加速度。虽然开局不好,但发现两人其实很投脾气,于是越走越近,直到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据王道长说他这半生只聊了那15天QQ,之前之后都再没聊过,15天用网络娶到老婆,这效率,怎一个牛字了得。 王道长经常不失时机地宣扬国学和传统文化、宣传他的道教理论和思想,"有些同学一听到道教就以为是腐朽没落和可笑的东西,这是不对的,为什么西方的、新的就一定是好的,而我们传统的东西都变成了不好的呢?不单是我们的宗教,最近连中医都被一些人完全否定了,这是一种文化和民族心理上的不自信。" 还有一句话常挂在道长嘴边,"不一定要信教,但要有信仰,要做一个好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