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考点的考察一般会与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实验分析,是初中物理比较有难度的科目。同学们不仅要夯实基础,还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小编为您准备了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实验分析,帮助你打好基础。 1.音调 (1)实验1:观察锯条(或钢尺)露出桌面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的不同。 实验时把锯条紧紧地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锯条的1/4、1/2和3/4伸出桌面边缘,拨动伸出桌外的部分,使其振动,实验时应使锯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思考锯条伸出桌面的长短跟振动快慢有什么关系?声音高低跟振动快慢有什么关系?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 锯条振动快慢对声音高低的影响 锯条振动部分的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锯条长度的1/4 快 高 锯条长度的1/2 较慢 较低 锯条长度的3/4 更慢 更低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 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如果一个物体在1 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 Hz。 (2)实验2: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或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换一个不同频率的音叉做实验,边听边分析它们的波形有何不同? 结论:高音调的波形更密集一些,声音的频率较高;低音调的波形比较稀疏,声音的频率较低。 (3)超声波和次声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归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超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 次声波:低于20 Hz的声。 超声波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 (4)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2.响度 (1)猜想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系吗?例如,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大。 (2)实验 实验1:音叉实验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2:鼓面实验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总结: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响度越小。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3.音色 实验1:欣赏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段音乐,然后请学生说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实验2:让后排的同学朗读短文,前排的学生不看后排,辨识刚才是哪位同学在朗读。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仅仅根据音调和响度行吗?从而让学生感知音色的含义。 实验3:用示波器或计算机演示不同乐器演奏相同曲子的波形。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声音音色的感性认识。从波形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声音的本质。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