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物理 > 实验指导 >

微波烹饪的原理

http://www.newdu.com 2019-10-22 上海物理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利用微波炉中的微波来烹调食物现在已经很普及,由于微波烹调具有加热快、节能、不污染环境、保鲜度好等优点,因此微波炉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应用.
    一、微波加热原理
    微波烹调的基础是微波对介质加热.根据物理理论可知,介质分子可分为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两大类.有极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其间有一段距离,可等效为一个电偶极子(如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有极分子沿着外电场的方向转向,产生转向极化(无极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沿电场方向只产生位移极化).如果外电场是交变的,那末有极分子的转向也要随电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将使电能转化为分子的动能,然后再转化为热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由此可见,对于有极分子组成的物体(如被烹调的食物),交变电场就容易对它进行加热.
    表征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叫介电常数.(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介质的介电常数是复数,虚数部分反映了介质的损耗).实际上,介电常数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在不同的条件下,其介电常数也不相同.例如水在微波条件下的介电常数和损耗比一般物质大很多,因此较容易吸收微波能量而被加热.
    微波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照射在理想导电金属表面上将被全反射.照射在介质表面则有一小部分被反射,而大部分能穿透到介质内部,并在内部逐渐被介质吸收而转变为热能,其穿透深度主要决定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磁波的频率.在微波频率下对一般物体其穿透深度可达几厘米.
    微波对生物体还有一种生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对细胞、细菌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二、微波加热与普通加热的区别
    由此可见,微波加热与通常的加热方式不一样.通常的加热方式是要有一个高温热源,通过辐射和传导,先使物体的表面加热,然后再由传导和对流在物体内部逐渐向其纵深加热,这样加热速度很慢;而微波炉加热是用磁控管(在炉内顶部)产生微波,然后将微波照射到六面都用金属组成的空箱(又叫谐振腔)中,食物放在箱中,微波在箱壁上被来回反射,同时从各个方向穿到被烹调的食物中去,对食物进行加热,箱壁不吸收微波,只有箱中的容器和食物被加热,因此效率高、速度快.由于加热速度快,因此对食物营养的破坏很少(即保鲜度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