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为了强化学生对电源有两个极:正极、负极,电源外部的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回到电源的负极的认识,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电路和画出电流的路径,在学生学完“电路”和“电流”内容后,特别安排了“用马铃薯确定电池正极”的小实验。 所需材料: 铝箔纸一张、电池一个(未知正负极)、马铃薯一个、铜片二个、胶带纸、砂纸、剪刀、回形针。 实验步骤: ①将铝箔纸剪成长60cm、宽30cm的矩形,沿长的方向对折5次,制成一条长为60cm的铝箔带,将铝箔带剪成长30cm的两段,用胶带纸把两条铝箔带分别固定在电池的两极上。 ②用砂纸打磨铜片,使其表面光滑。用回形针把两个铜片的上半部分别接到两条铝箔带的另一端上。 ③将马铃薯切成两半,选用其中的一半,将铜片(未缠绕铝箔带的部分)嵌入马铃薯内1cm深。这样电池、铝箔带、铜片和马铃薯就构成了一个串联回路(如图1所示)。 ④1小时后移开铜片,观察两只铜片位置处马铃薯的颜色。 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 你会看到,马铃薯嵌入两只铜片的位置,有一个呈绿色,从而得出与这只铜片相连的一端即为电池的正极(如图2所示)。原因是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铜片,其中的铜离子带正电,当带正电的铜离子与马铃薯内带负电的粒子结合,便会产生一种绿色的铜的化合物,这就是在正极附近的马铃薯呈现绿色的原因。 总结与反思: 实验器材中选择了大部分地区都盛产的马铃薯,也是学生喜欢的食品,所以更加具有亲切感,所需铝箔纸可由烟盒内包装纸替代,导线也易找(例如电灯花线),利于学生做家庭实验。此实验设计在突破学科本位思想,突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方面,做了比较成功的尝试。该设计通过课外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活学活用物理、化学等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思路,促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