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莱顿瓶

http://www.newdu.com 2019-10-22 上海物理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莱顿瓶
    莱顿瓶是一个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别贴有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由于它是在莱顿城发明的,所以叫做莱顿瓶,这就是最初的电容器。
    概述
    发明过程
    简单的说,莱顿瓶和我们今天的电容器没两样。
    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马森布罗克( PieterVon Musschenbrock,1692~1761) 与德国卡明大教堂副主教冯· 克莱斯特( Ewald Georg Von Kleist ,1700~1748 ) 分别于 1745 年和 1746 年独立研制出——莱顿瓶。[1] 
    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马森布罗克( PieterVon Musschenbrock,1692~1761)[1]  [2]  在做电学实验时无意中把一个带了电的钉子掉进玻璃瓶里,他以为要不了多久,铁钉上所带的电就会很容易跑掉的,过了一会,他想把钉子取出来,可当他一只手拿起桌上的瓶子,另一只手刚碰到钉子时,突然感到有一种电击式的振动。这到底是铁钉上的电没有跑掉呢,还是自己的神经太过敏呢?于是,他又照着刚才的样子重复了好几次,而每次的实验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于是他非常高兴地得到一个结论:把带电的物体放在玻璃瓶子里,电就不会跑掉,这样就可把电储存起来。
    (另据一本<<教学参考书>>是这样记载的: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马森布洛克1692-1761发明了莱顿瓶。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支枪管悬在空中,将起电机跟枪管连接,他让助手握住玻璃瓶,自己摇起电机,这时他的助手不小心把另一只手触近枪管,猛地感到了一次强烈的电击以致喊叫起来。马森布洛克于是跟助手互换了一下,他让助手摇起电机,自己一手握瓶,一手去碰枪管,强烈的电击使他以为:这下子我可完蛋了!他的结论是:把带电体放在玻璃瓶内是可以把电保存下来的,只是当时他搞不清楚是靠瓶子还是靠瓶子里的水来起保存电的作用的。)
    莱顿瓶很快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电学 家们不仅利用它们作了大量的实验,而且做了大量的示范表演,有人用它来点燃酒精和火药。其中最壮观的是法国人诺莱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所作的表演,诺莱特邀请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莱顿瓶的表演,他让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行,队伍全长达900英尺(约275米)。然后,诺莱特让排头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莱顿瓶,让排尾的握瓶的引线,一瞬间,七百名修道士,因受电击几乎同时跳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口瞪目呆,诺莱特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向人们展示了电的巨大威力。
    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
    莱顿瓶的发明使物理学第一次有办法得到很多电荷,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1746年,英国伦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学家,通过邮寄向美国费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赠送了一只莱顿瓶,并在信中向他介绍了使用方法,这直导致了1752年富兰克林著名的费城实验。 他用风筝将“天电”引了下来,把天电收集到莱顿瓶中,从而弄明白了“天电”和“地电”原来是一回事。他肯定了“起储电作用的是瓶子本身”,“全部电荷是由玻璃本身储存着的。”富兰克林正确地指出了莱顿瓶的原理,后来人们发现,只要两个金属板中间隔一层绝缘体就可以做成电容器,而并不一定要做成像莱顿瓶那样的装置。
    制作
    方法
    原始的莱顿瓶是一个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别贴有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这就构成以瓶子玻璃为电介质电容器
    个人可以利用银镜反应在玻璃容器镀上银层,效果更好。
                                                                   (引自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