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河中石兽》《南岐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10-0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
    【注释】①瘿:读yǐng。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②焦:细瘦干枯。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于沙上    湮:              
    (2)转转不    已:              
    (3)及见外方人   至:           
    (4)焦而不吾  类: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B.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C.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D.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9. 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3分)
    答案:
    (二)16分
    6.(4分)(1)埋(埋没)  (2)停(停止)  (3)来(来到)   (4)像(类似)
    7.(3分) C
    8.(6分,每句3分)
    (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河水(或大水)带走呢?
    (2)我们这地方(或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或:为什么要)除去呢!
    9.(3分)(意对即可)
    示例一: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
    示例二:一个人不能孤陋寡闻自以为是,用自己片面的看法去看待事物。
    译文:南岐处在今四川和陕西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甘甜但是水质很差,凡是喝了它的人就会得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是不得颈瘤病的。等到外地人来了,一群小孩子和妇女聚过来围观,并嘲笑他说:“那人的脖子真奇怪啊!又细又瘦而一点也不像我们!”外地人说:“你们那脖子上高起了东西是因为得了颈瘤病,不找好药来治你们的病,怎么反而认为我脖子细瘦呢?”南岐人说:“我们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除去呢!”他们终究不会知道自己是得了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