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7分) 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任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宝仪、著名音乐人庾澄庆共同组成鉴赏团,从文学、音乐、情感等多个角度深度剖析,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成龙、杨洪基、王力宏、王俊凯、凤凰传奇、谭维维等近百位经典传唱人用流行传唱经典。 【材料二】节目总策划许文广指出:“我们一直在寻找央视文化节目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不只在于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节目立意的创新。”《经典咏流传》抛弃了音乐节目的竞演模式和文化节目的答题模式,重新研发出一种“轻赛制、重传播”的架构,核心诉求紧紧围绕古典诗词的旋律新编、歌曲演绎、大众传播,强化时代性和时尚感,从而让主流的经典再次成为流行的先锋。同时,节目还引入微信“摇一摇”互动模式,观众在收看的同时达成分享,发酵和引爆二次传播。“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沉寂了近300年的诗,通过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纯净到让人心疼”的演唱,一夜之间刷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圈粉无数。 【材料三】康震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诗言志,歌咏言,古人和诗以歌,造就了一首又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但是经典怎么样才能流行呢?《经典咏流传》旨在‘再造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上升到全民参与的高度。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经典文化的‘共同情感’从未改变。伴着优美的旋律重温这些动人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我们的先祖对美好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当代知名作家梁晓声也表示,节目在未来的影响,会激活古典诗词,“让我们的孩子们既唱了歌,同时又熟悉了古典诗词,这个意义非常之大”。 【材料四】《经典咏流传》走红后,不少家长给孩子购买古诗词方面的书籍,但也有批评的声音说这是盲目“跟风”。对此,多次担任《中国诗词大会》嘉宾评委的蒙曼老师认为,先不妨有一个浪潮存在,然后再推动建构。家长可以把书、音频、视频放在那儿,孩子只要表现出兴趣,就赞美或提点他,但不必强求每个孩子都必须喜欢。家长要忌市井气。家长表现出兴趣,对孩子是最好的引导。 5.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经典咏流传》走红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经典传唱人中,不仅有成龙、杨洪基、王力宏、王俊凯等名人,也有普通人。 B.一首沉寂了近300年的诗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与社交媒体的推动不无关系。 C.康震认为,经典要流行,应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升到全民参与的高度上来。 D.针对家长给孩子买古诗词方面的书籍这一盲目的“跟风”行为,蒙曼提出了批评。 答案: 5.【答案】①《经典咏流传》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激活了古典诗词,不仅有形式上的创新,还有立意上的创新。 ②“轻赛制、重传播”,引入微信“摇一摇”互动模式,带动了全民参与的热情。 ③经典文化唤醒了今人与古人的“共同情感”,让大家感受到了我们的先祖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 【解析】做这类题,可按以下步骤:一、审题,确定题目要求,梳理并分析关键词。二、定位,找出题目中提示语句的位置或意义覆盖的范围。三、分析筛选,分析筛选时要根据题目分析要点,圈画出解答的有效信息。该题依据题干要求(“走红的原因”)和材料内容,就可锁定答案内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然后提取其中心句或概括其主要内容即可。 【考点】材料信息筛选。 6.【答案】D 【解析】“针对……行为”错,文中“对此”指的是针对“但也有批评的声音说这是盲目‘跟风’这种观点”;“蒙曼提出了批评”错,蒙曼的观点应是“先不妨有一个浪潮存在,然后再推动建构”。 【考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