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人教版八上《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俘虏(fú)  鄂(è)  泄气(xiè)  杜聿明(yù)
    B.管辖(xiá) 阌乡(què)  阻遏(è)  锐不可当(dāng)
    C.歼灭(qiān)  芜湖(wú)  荻港(dí)  要塞(sài)
    D.王莽(mǎng)  襄阳(xiāng)  击溃(kuì)  绥靖(suǐ)
    2.文学常识填空。
    (1)一篇新闻的完整结构包括    、    、    、    、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和    。
    (2)新闻的基本特点是      、      和      。
    (3)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因此在表达方式上以    为主,也可以穿插少量的    。
    3.根据原文选词填空。
    (1)这一路现已    (控制  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    (扩展  推进)中。
    (2)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    (消耗  损失)以外,还    (扩充  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
    4.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森林,而且是树木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B.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C.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D.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5.结合下面的语句,体会一下新闻语言的特点。
    (1)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句中加点的“至发电时止”可否去掉?为什么?
                                         
    (2)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整整一个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没有能够)达到目的。
    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换成括号内的词句,为什么?
     
    【《〈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A  2.(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和主体(2)真实性 准确性 及时性(3)记叙  议论 3.(1)占领  扩展(2)消耗  增加  4.A  5.(1)不能去掉,因为这个限制时间的状语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2)不能。因为新闻的语言要力求简洁凝练,换成括号内的词句之后虽然意思没有变化,但语言不如原词简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