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炎凉 张晓风 ①我有一张竹席,每到五六月,天气渐趋暖和,暑气隐隐待作,我就把它找出来,用清茶的茶叶渣拭净了,铺在床上。 ②一年里面第一次使用竹席的感觉极好,人躺下去,如同躺在春水湖中的一叶小筏子上。清凉一波波来拍你入梦,竹席恍惚仍饱含着未褪尽的竹叶清香。生命中的好东西往往如此,极便宜又极耐用。我可以因一张席而爱一张床,因一张床而爱一栋屋子,因一栋屋子爱上一个城…… ③整个初夏,肌肤因贴近那清凉的卷云而舒缓自如。触觉之美有如闻商士说法,凉意沦肌峡髓①而来。古人形容喻道之透辟,谓一时如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由上而下,轻轻撒落──花瓣触人,没有重量,只有感觉。但人生某些体悟却是由下而上,仿佛有仙云来轻轻相托,令人飘然升浮。凉凉的竹席便有此功。一领清簟可以把人沉淀下来,静定下来,像空气中热腾腾的水雾忽然凝结在碧沁沁的一茎草尖而终于成为露珠。人在席上,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牧羊,他们故事里的羊毛毯是可以飞的。中国人种地,对植物比较亲切。中国人用植物编织席子不飞──中国人想,飞了干吗呀?好好地躺在席子上不比飞还舒服吗?中国圣贤叫人拯救人民,其过程也无非是由“出民水火”到“登民衽席”②。总之,世界上最好的事莫过于把自己或别人放在席子上了。初夏季节的我便如此心满意足地躺在我的竹席上。 ④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七八月盛夏,情形就不一样了。刚躺下去还好,多躺一会儿,席子本身竟然也变热了。凉席会变热,天哪,这真是人间惨事。为了环保,我睡觉不用冷气,于是只好静静地和热浪僵持对抗。我反复对自己说:“不热,不算太热,我还可以忍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哼,谁怕谁啊……”念着念着,也就睡着了。 ⑤然后,便到了九月,九月初席子又恢复了清凉。躺在席上,整个人摊开,霎时变成了片状,像一块金子捶成薄薄的金箔,我贪享那秋霜零落的错觉。 ⑥九月中,每每在一场冷雨之后,半夜乍然惊醒,是被背上的沁凉叫醒的──唉,这凉席明天该收了。我在黑暗中揣想,竹席如果有知,也会厌苦不已吧?七月嫌它热,九月又嫌它凉,人类也真难伺候。 ⑦想来一生或者也如此,曾经嫌日程排得太紧,曾经怨事情做个不完,曾经烦稿约演讲约不断,曾经大叹小孩子缠磨人……可是,也许,有一天,一切热过的都将乍然冷却下来,令人不觉打起寒颤。 ⑧不过,也只好这样吧!让席子在该铺开的时候铺开,在该收卷的时候收卷。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 (选自《张晓风的国学讲坛》) [注]①沦肌峡髓:渗透入肌肉骨髓,比喻程度或感受之深。②出民水火,登民衽席:比喻解救陷于困境的百姓。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②段描写一年中第一次使用竹席的感觉,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B.第③段思路开阔,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躺在竹席上的触觉之美,给人舒爽自如的感觉。 C.“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面对它“也只好这样吧”,体现了作者的无可无奈何。 D.作者感叹当一切忙碌的事都停顿下来之后,往往又给人一种瞬间冷却的失落感。 E.本文主要运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表现天气冷热变化,影响人对竹席的不同感受。 14.第⑧段“让席子在该铺开的时候铺开,在该收卷的时候收卷”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析。(4分) 答: 15.作者为什么要以“炎凉”为题?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 答: 答案: 13.C E(C项,“体现了作者的无可奈何”错,应是“体现了作者的豁达心态”。 E项,主要用到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5分) 14.【要点】 ①这句话语含双关,表面上写对待席子的态度要顺其自然,实际上表达对待人生境遇应该洒脱、旷达。②与篇末“炎凉,本来就半点由不得人的”一起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卒章显志。(4分,每点2分。) 15.【要点】 ①竹席在不同季节给人炎凉的肌肤感觉;②喻指不同的人生境遇,包括得意与失意,顺境与逆境…… ③作为情感表达的线索。(6分,每点2分。) (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