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7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4分) (1)渔人甚异之( ) (2)欲穷其林( ) (3)屋舍俨然 ( ) (4)老人引杨氏入山 (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忘路之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 请以军礼见 C、杨氏谢而从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15.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甲文段按“发现桃花林—— ——离开桃花源—— “”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4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之处。(3分) 答案: 12.(1)惊异,诧议。这里是“对……感到惊异” (2)尽 (3)整齐的样子 (4)带领 13.A 14.(1)香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2) 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 15. 行踪 进入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人物对话 16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定、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生活。 译文: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牲畜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是居民的大聚落。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住下,能不能容留他?” 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 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到了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