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解缙《赴广西别甥彭云路》、张元凯《枫桥与送者别》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赴广西别甥彭云路
    解缙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注:这首诗作于永乐五年(1407年),因“泄禁中语”被逐远斥,离别赠答。解缙: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好直言,为众忌”。渭阳:《诗经·秦风·渭阳》这样写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人以“渭阳”来表示甥舅情谊。
    枫桥与送者别
    张元凯
    
  
    枫桥秋水绿无涯,枫叶满树红于花。
    万里之行才十里,阖闾城头尚堪指。
    游子尊前泪湿衣,离心已逐片帆飞。
    酒酣不识身为客,意欲元同送者归。
    注:张元凯,吴县人,曾任苏州卫指挥。
    5.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解诗质朴平易,明白晓畅,率直爽气,韵味悠长,从表面上看,毫无贬谪离愁滋味的自然心声,体现了诗人快人快语的个性特征。
    B.张诗虽信口而成,但对仗考究,精于锤炼。诗歌在清浅流畅中不乏质朴自然之美,写感情也变化也能够入细入微。
    C.解诗三、四两句以虚写的方式追忆甥舅在一起六年时光,如梦一样转瞬即过,其依依惜别的别离之意溢于言表,情真意切。
    D.张诗首联借助于“枫桥”“秋水”“枫叶”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绚烂多姿的秋景图,枫桥如画,风和日丽,诗人毫无惆怅之感。
    E.解诗在修辞上采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生动形象;张诗融写景、叙事、化用于一体,诗味浓郁,诗意盎然。
    6.张诗尾联,有人认为是这一首诗的神来之笔,试做分析。
    【参考答案】
    
  
    1.BD
    B项“对仗考究,精于锤炼”,错。中间两联不甚对仗。D项“诗人毫无惆怅之感”表述不当,以乐景写哀情。
    2.这一联是写诗人酒醉忘却己身行将作客,还想偕同送行人一齐回去。这结构上,承接颈联。“酒酣不识身为客”化用“梦里不知身是客”翻出新意,补上“意欲元同送者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不忍别离的无限感伤之情,给人一种恍若在醉梦中游的感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