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濫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亲近 B. 万象迭入 迭:重叠 C. 杨君缄书赍图 赍:送 D. 成胜概 概:景象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以为名也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 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 康之由,革弊兴利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 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1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 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 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 蓬灜,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1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每至河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且/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C.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D.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记叙白洲等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体合,言简意赅。 B. 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 C. 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D. 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答案】 8. B 9. B 10. A 11. A 12. C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C项,赍:怀抱着,带着。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B项,都是目的连词,来。A项,分别是:介词,因此;介词,因为。C项,分别是: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分别是:动词,像,如同;代词,你。 10.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有时也可以结合着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B项,“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错,应该是以叙事、描写为主,兼及议论和抒情。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河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这几句可从句式内容上来判断,“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都是主谓式结构,后面的“舟棹徐动觞咏半酣”也可从主谓式句式上来判断,应该是“舟棹徐动/觞咏半酣”,所以选A。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错,原文是“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作者只是用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突出杨汉公的政绩。 点睛: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译文: 湖州城往东南走二百步,抵达霅溪,溪水连着汀洲,洲名叫白蘋。梁朝时吴兴太守柳恽在此作诗“汀洲采白蘋”,因此用它取名。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年,有名却无亭,都是荒泽。到了大历十一年,鲁公颜真卿担任刺史,才剪枝导流,修建八角亭来作为游玩时休息之用。不久水灾连续而来,水泽堵塞,亭台毁坏。后来又过去几十年,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供立足。到了开成三年,弘农人杨君担任刺史,就疏通四渠,疏浚二池,修建三园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直到游宴息宿的用具,都有了。看到那横跨大水长汀的建筑,称之为白蘋亭。 在二园之间、可以欣赏百花的,称之为集芳亭。面朝广池、观白云者,称之为山光亭。玩赏晨曦者,称之为朝霞亭。玩耍清涟者,称之为碧波亭。五亭依次排列,气象万千,全方位无死角,胜景无所遁形。每到河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时,莲开水香之夜,宾友群集,舟船慢行,酒至半酣,飘然欲仙如痴如醉。游玩者彼此相视,道:此地不知是世外之地?还是人间?又不知是否是蓬瀛昆阆,还能怎么样呢? 当时我在洛阳工作,杨君写信附图,请我为亭作记。我拿着图握着笔,冥思苦想,逐条陈述梗概,十条中不得二三。通常胜境之地,得到人然后才能发生;人有独特的构思设计,得到美景然而后才能展开:境心相遇, 一定有迹可循吗?大概这种胜境,实则起源于柳恽太守,草创于颜真卿公,发扬光大于杨君:三贤接力,事情才能成功呀。杨君之前在舒州做州牧,舒州人安居乐业;现在在湖州做州牧,湖州人安康。安康之路,源于改革兴利,比如改革茶法、改变税书之类的。利兴,因此州府有多余的钱财;地方治理成功,所以平时才有空闲。因此有余力满足高尚的情怀,成就美景,三者互相依托,难道是偶然吗?当年谢、柳二人为郡守,寄情于山水,多高尚的情怀,却没听说过他们有美好的政绩;龚、黄为郡守,忧心于黎民,有美好的政绩,却没听说过他们拥有美景。兼而有之者,大概只有我的朋友杨君吧?杨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月久远,后来者不知,因此写下他的名和字。时间为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录。(译者:尹瑞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