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7 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 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说苑》:常枞 ①有疾,老子往问.焉。常枞张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岂非以其软邪?” “吾齿存乎?”曰:“亡矣。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天下事皆尽矣。”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 者独存。 (吴亮《忍经》) [注]①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⑴阅.十余岁 阅: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⑶老子往问.焉 问: ⑷常枞张口示.老子曰 示: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B.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C.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D.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 分) (2)亡矣。岂非以其刚邪?(3 分) 9.甲文作者和乙文的常枞在揭示“天下事”相关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二)(17 分) 6.(4 分)⑴经历,经过 ⑵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⑶慰问,问候 ⑷给……看 7.(3 分)C 8.(6 分)(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 评分说明:“如”翻译正确 1 分,补出“石兽”1 分,句意正确 1 分。 (2)不在了,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硬了吗? 评分说明:“亡”、“岂”翻译正确各 1 分,句意正确 1 分。 9.(4 分)甲文以讲述用不同方法寻找石兽的故事的方式揭示道理;常枞通过舌存齿亡的现 象设喻说理。 评分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说苑》记载:常枞有病,老子去问候他。常枞张开嘴给老子看:“我的舌头还在 吗?”老子说:“在。难道不是因为它柔软吗?”“我的牙齿在吗?”老子说:“不在了。难道不是 因为它太刚硬了吗?”常枞说:“天下的事都在这里了。”坚硬的好像暴横,柔软的好比仁义;刚 的容易坏,柔的却存下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