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尚书左丞、廷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矫从兄球诣州诉冤。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疏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穆帝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黎庶不达其意,将谓效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转吏部尚书。简文有命用秣陵令曲安远补句容令,殿中侍御史奚郎补湘东郡。彪之执不从,曰:“殿下昔用安远,谈者纷然。句容近畿,岂可处卜术之人无才用者邪。湘东虽复远小,所用未有朗比,谈者谓颇兼卜术得进。殿下若超用寒悴,当充人才可拔。朗等凡器,实未足充此选。”既而长安人雷弱儿等诈云杀苻健,请兵应接。时殷浩镇寿阳,便进据洛。属彪之疾归,上简文帝笺,陈弱儿等容有诈伪,浩未应轻进。寻而弱儿果诈,浩大败。简文笑谓彪之曰:“果如君言,君谋无遗策,张、陈何以过之。”后以彪之为会稽内史。居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户归者三万余口。桓温①下镇姑孰,威势震主,四方修敬,皆遣上佐、纲纪②。彪之独曰:“大司马诚为富贵,朝廷既有宰相,动静之宜自当谘禀。修敬若遣纲纪,致贡天子复何以过之!”竟不遣。温以山阴县折布米不时毕郡不弹纠上免彪之彪之去郡郡见罪谪未上州台者皆原散之会赦左降谪为尚书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不许。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注】①恒温,东晋权臣,曾独揽朝政十余年,有意夺取帝位。②纲纪:文中指公府及州郡的主簿。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以山阴县折布米不时/毕郡不弹纠/上免彪之/彪之去郡/郡见罪谪未上/州台者皆原散之/会赦/左降谪为尚书/ B. 温以山阴县折布米不时毕/郡不弹纠/上免彪之/彪之去郡/郡见罪谪未上州台者/皆原散之/会赦/左降谪为尚书/ C. 温以山阴县折布米不时毕/郡不弹纠/上免彪之/彪之去郡/郡见罪谪未上/州台者皆原散之/会赦/左降谪为尚书/ D. 温以山阴县折布米不时/毕郡不弹纠/上免彪之/彪之去郡/郡见罪谪未上州台者/皆原散之/会赦/左降谪为尚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官,指主管栓选的官员。古代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B. 郊祀是中国古代君王祭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郊祭地、北郊祭天的说法。 C.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为畿,如“畿辅”“京畿”,后也泛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文中为“京城”。 D. 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与“致仕”意思相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 ) A. 王彪之不重职位,坚守原则。他不把官职高低放在心上,不已破格提拔为愿望;在廷尉任上,对周矫一案,他坚持按规定办事。 B. 王彪之积极进言,意见中肯。简文帝任抚军时,借祭祀大赦天下,彪之陈述其弊端;在句容令、湘东郡守人选上,他从当时舆论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 C. 王彪之善于谋略,慧眼识计。雷弱儿等用奸计诱骗晋朝出兵,彪之看出他们的诡计,上书告知简文帝,后果如其所言,他得到了皇帝极高的评价。 D. 王彪之一心为国,不畏权势。任职会稽郡期间,抑制豪门大族,使先前逃亡的人大量返回;面对大司马恒温,只有他不肯曲意逢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殿下若超用寒悴,当充人才可拔。朗等凡器,实未足充此选。 (2)桓温下镇姑孰,威势震主,四方修敬,皆遣上佐、纲纪。 【答案】 10. B 11. B 12. B 13. (1)殿下如果破格任用寒微之人,应当让有才能的人得到选拔。奚朗等人是平庸之人,确实不足以充任这样的职务。(2)恒温镇守姑孰,威势使天子畏忌,四方官员表示敬意,都派遣上佐、主簿前去(拜访)。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不时毕”是“不按时完成”意思,不要断开,“郡”新的陈述对象,前面断开,“州台”是“上”的对象,不要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B项,应是“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此题B项,“简文帝任抚军时,借祭祀大赦天下”事件错误,文中“访彪之应有赦不”的意思是“向王彪之询问是否应该大赦”。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超用:破格任用;寒悴:寒微之人;凡器:平庸之人;下镇:镇守:震:使……畏忌;修敬:表示敬意。 参考译文: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胡须鬓角都白了。堂伯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命你为尚书郎,你有幸可以担任诸王公的辅官朝官了!”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本来就不值得计较,只要是在合宜的时世任职。至于超格提拔,这并不是我的愿望。”于是为郎。多次升迁后任尚书左丞、廷尉。当时永嘉太守谢毅,在皇帝大赦后杀郡人周矫,周矫的堂兄周球到州郡中诉冤情。扬州刺史殷浩派从事上奏皇帝后拘捕谢毅,交付给廷尉审理。王彪之认为周球是讼案的当事人,他身无王爵,不归廷尉审理,不肯受理此案。穆帝下诏令王彪之受理此案。王彪之又上疏据理力争。这是恰逢皇帝要在南郊祭天,简文帝当时任抚军,向王彪之询问是否应该大赦。王彪之回答说:“郊祀按惯例有大赦,我认为不合宜。老百姓不明白郊祀时大赦天下的意义,还会认为每逢郊祀必有大赦,到这个时候,凶恶愚蠢之辈又要产生侥幸心理了。”就听从了王彪之的意见。王彪之转任吏部尚书。简文帝下令用秣陵令曲安远补任句容令,殿中侍御史奚朗补任湘东郡守。王彪之坚持个人意见不听从,说:“殿下当初任用曲安远,议论的人已经议论纷纷。句容靠近京城,怎么能用没有才能的卜术之人呢!湘东郡虽然偏远狭小,以前所任用的也没有奚朗这样的人,议论者认为他是全靠卜术才得以进用。殿下如果破格任用寒微之人,应当让有才得的人得到选拔。奚朗等人是平庸之人,确实不足以充任这样的职务。”不久长安人雷弱儿等诈称杀苻健,请晋朝派兵接应。当时殷浩镇守寿阳,就进军占据洛阳。正赶上王彪之因病回家,上书简文帝,陈述雷弱儿等可能有诈,殷浩不应轻举冒进。不久雷弱儿果然有诈,殷浩大败。简文帝笑着对王彪之说:“果然如您所言。您的谋划没有无误,就是张良、陈平又怎么能超过您、”后来任王彪之为会稽内史。在郡八年,豪门大族行为有所收敛,逃亡又返回的有三万多人。桓温镇守姑孰,威势使天子畏忌,四方官员表示敬意,都派遣上佐、主簿前去(拜访)。王彪之却说:“大司马的确富贵,朝廷既然有宰相,举动是否得宜应当向宰相询问禀报。表示敬意如果派遣主簿,那么向天子进贡又用什么呢?”最终也没有派主簿(前往)。桓温以会稽郡山阴县的折布米没有按时办好,郡中不弹劾纠正为名,上表请求免去王彪之的职务。王彪之离郡,郡里被贬谪的罪人未送州台的,全部赦免遣散。正好碰上大赦,降为尚书。因年老,上疏请求退休,下诏不同意。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