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陇头吟①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②。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磨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③,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①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②“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星主征战。③“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 14.下面各项对诗歌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 A.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 B.三、四句所写的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呜咽的笛声,是以寂寞悲凉之景村托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 C.作者把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这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D.“麾下偏裨万户候”与“驻马听之双泪流“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副将封候,后写老将却依然沉沦边关,突出了老将对功名的渴望之情。 E.“身经大小百余战“的老将无法封侯的遭遇,诗中虽然未有明言,但最后引用苏武的典故是含有深意的。 15.诗中尾联运用苏武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14.(5分)B、D.(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B.“是以寂寞悲凉之景村托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错,应是“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D“先扬后抑的手法”“突出了老将对功名的渴望之情” 错,应为“对比的手法”,“抒发了对朝廷赏罚不公的愤懑之情”。 15.(6分)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多年,符节旄繐落尽,尽忠报国,也不过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典故内容,2分)尾联看似安慰关西老将,实际上将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说明朝廷不公,功臣得不到封赏古来如此,抒发了悲怆愤懑之情。(典故作用,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