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竹里馆记 王世贞 (1)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髙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 (2)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翼,时唳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巻,而琅玕①之色流润缃碧②,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益而青葱者;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琤③者。吾放歌而声留于长离尾翮④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凉风之飒于夏,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 (3)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子之记以不冺,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乃次而授之为记。 ①琅玕:指竹子。②缃碧:代指书卷。③琮琤:玉石碰击声。④尾翮:代指竹梢。 22.第一段画线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3.对第二段划线处标点正确的是( )(2分) A.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B. 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C. 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D. 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24 .对与“吾无不与竹宜者”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鹤舞我应时,竹助我雅兴。 B.开卷读书时,竹增我乐趣。 C. 放声高歌时,竹脱我尘俗。 D. 昼夜睡眠时,竹予我清凉。 25.概括第三段中徐子与汪惟一的说法,作者作“记”的意义有 (3分) 26.简析本文的思路。(4分) 答案: (六)13分 22.(2分)突显了两座山的高耸和苍翠。 23.(2分)B 24.(2分)D 25.(3分)汪惟一读“记”能时时与竹相伴;汪惟一的竹能借“记”永存。 26.(4分)先介绍“馆”的位置、环境及建造者,再叙述馆主人在“馆”中的生活和感受,最后交待“竹里馆”的命名和“记”的由来。 〔参考译文〕 距离新安城三里的地方,地势高耸,下临深渊。有江叫练江,江水清澈平静有万仞之远。黄山、白岳绵延起伏、高可接天,它们虽远在几十近百里之外,树木的青翠茂盛似近在眼前。江水清澈可用来酿酒,土地肥沃可种植稻谷、蔬菜等。当地人汪惟一的别业就 在此地。算一算面积纵横约有二十亩,竹子则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惟一造了几间房舍,在里面读书,并用竹子遮蔽,不再建造围墙。 惟一说:“我每天三刻起床,取江水煮茶,用多余的水清洗竹子,用竹壳剪裁成帽子,天热就把竹壳扔掉。有一对鹤张开翅膀,边鸣边舞,我就起身应和,竹子成了我的辅助。偶尔打开书卷,竹子那流动清润的色彩便洒在书上。初升的太阳洒在竹梢上,(此时)缺少文彩的图案好像变得苍翠起来;微风轻拂,发出流动的声响,那质朴的琴声就愈加叮咚悦耳了。我放声歌唱,歌声在竹梢间回响,却不夹杂着尘世的喧嚣,不下落到世俗之耳中。到那下雪的清晨,明月的夜晚,白天那明丽的白云,夏日突然吹来的凉风,于我没有不与竹子相适宜的。我和竹子真可以相伴一生而忘记自己已经年老了啊。” 吴兴的徐 子与觉得很惊奇,(给惟一的这几间房舍)取名为“竹里”。他写信来嘱我作记文。他说:“惟一常到吴越去游历,感情上不能抛弃了竹子独自出游,如能得到您的文章常常阅读,惟一虽然不能常有竹(相伴),竹却像常在身边一样。”惟一说:“不是这样的说法。您的记文须依赖我的竹才能写成,而我的竹子也须依靠您的记文才得于不消失,这到底是两相依赖呢?还是两相成就呢?”我不能推辞,便一一叙写下这些交给他们,就是这篇记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