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王勃《秋日别王长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①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奉,侍奉;潸然,流泪的样子。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E.全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寒雾、暮烟衬托离愁别绪,渲染了悲伤、沉郁的氛围,情感真挚动人。
    C、E(C2分;E3分。)
    C项,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也可认为两句都是远景描写,总之后一句不能是近景描写)。E项,借景抒情只在颈联能够体现,不足以说明是主要的表现手法。
    15.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①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
    ②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
    ③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
    (每答对1点给2分,情感1分,分析1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