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庭芳
    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①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告别。②元丰三年闰九月,元丰六年闰六月,故为“再闰”。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首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表达了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及不能归家的怅恨。
    ②“来日苦无多”表达对时光流逝、年岁已高的感慨。
    ③“山中友,鸡豚社酒”等句,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
    ④“人生底事,来往如梭”表达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
    ⑤“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表达对黄州雪堂的留恋。
    (写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共5分)
    2.①比喻:用“来往如梭”比喻人生无定,表达人生失意坎坷,自己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感。
    ②想象(虚写):“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想象自己即将到达之地的景象,表达随缘自适的思想。
    ③拟人:将“堂前细柳”拟人化,说柳惦念我,实则表达自己对黄州的留恋之情。
    (每点2分,共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