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破阵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填空
    1、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2、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词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
    4.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可怜。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    
    5、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战斗情绪的两联是“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这首词塑造了一个 忠勇(爱国)失意的将军(壮士)的人物形象。
    7、这词表达了作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用原文填空)的雄心壮志,根据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种雄心壮志指的是 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并使自己名垂青史。
    8、词中描写的军中生活情景有看剑、吹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  等。
    9、这首词的上片描述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等军营生活;下片“”描写了战斗场面
    10、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二、重点句子理解、赏析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答:示例: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甘情愿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营造了一种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4、赏析“沙场秋点兵”一句的表达效果(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五个字紧凑有力,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情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6、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7、赏析“可怜白发生”一句
    答: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词意急转直下,作品就在这力重千钧的转笔中收尾,有如重锤猛击在铜钟之上,震荡着读者的心。其中“可怜”两字极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现出极大的惆怅和愤慨。
    8、“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与前面的豪壮格调形成巨大反差,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有心为国家出力,希望收复祖国山河,但却不被朝廷重用,心中非常痛苦(报国无门的失望之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9、“吹角连营”与“霹雳弦惊”描绘了什么样的场面?
    答:军队驻扎的壮阔场面和激烈的战斗场面
    10、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壮志难酬苍凉沉郁的思想感情
    1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答:比喻;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12、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这首词中,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分别加以概括。
    答:理想中(或梦境中):雄姿英发,驰骋沙场,忠恿无比,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  现实中:隐居乡间,忧虑国事,为报国无门而苦闷,为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
    三、主旨(中心)提炼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答:(1)从内容(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2)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3)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4)从塑造的形象上看,塑造了一位爱国失意的将军形象。
    3、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四、词风特点
    1、本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结合作品内容、风格,说说豪放词的特点。
    答:豪放词:本词写的是军中的生活情景,骑马狂奔,沙场点兵都是豪壮之举,风格雄浑、豪放;婉约词:生活范围狭窄,情感抑郁低沉,风格委婉、秀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