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顾炎武《塞下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顾炎武
    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莺花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1.诗的前两句,均为写景,写的又都不是眼前之景色,所以属于        。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2.汪瑞在《明三十家诗选》中评价这首诗时说:“黍离麦秀之悲,渊深朴茂。”由此可见,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写思妇只苦,实际上却别有所托。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
    1.虚写。诗人不过就是用不在眼前的“赵信城”、“纥干山”已经是“雪化尘”、“雀呼春”,来写边塞已春归,更何况此刻江南春意早盎然。
    2.古语有“春女思,秋士悲”,丘迟在他的《与陈伯之书》中也写过:“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在这样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春闺之人自然更加盼望着戍边的丈夫归来了。诗的尾句写得似乎很平淡其实蕴涵着极度的悲怆,不由得使人想到了唐代的陈陶的《陇西行》中名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其实这还只是诗的表意。作为一个爱国志士的顾炎武是无时无刻不在希望故国复兴的,这恰如思妇怀念自己的丈夫一样,自然界的春天降临是未能为思妇带来一丝慰藉的,因为想起戍边的丈夫已然成了白骨,因为诗人怀恋的故国也早在思念之前实实在在地灭亡了,所以这“梦里人”就并非是所谓的梦中的心上人了,兼含着的是诗人魂牵梦萦的朱明王朝了。因此此诗寄寓着的是诗人的亡国之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