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宋史·陈尧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部,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徙庐州,以父疾请归。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初肄业锦屏山,后从种放于终南山,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而见弃也。”号“知余子”。论曰: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言事忤旨                        坐:因为。
    B.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    风:风俗。
    C.至是,鳄弭受网                  弭:顺服。
    D.堤再岁辄坏                        再:第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尧佐情系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               ②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
    ③后卒如尧佐议                             ④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
    ⑤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            ⑥无使不全而见弃也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尧佐因言获罪,两次降职。他在朝邑为官时,因告发宦官方保吉的罪恶,遭到诬陷被降职为县主簿;后又“言事”触怒皇上而被贬为潮州通判。
    B.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为治钱塘江水患,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以保堤  岸坚固持久;在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又筑防护长堤;在并州,他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
    C.陈尧佐为官正直,敢鸣不平。任枢密副使时,祥符知县陈诂在治政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惹怒太后,执政大臣因避嫌不敢辩说,独陈尧佐敢于为陈诂说公道话。
    D.陈尧佐富有才学,宽厚俭约。他善于隶书,写一丈见方的字,用笔端正,笔力遵劲,到老功夫不减,特别擅长写诗;不让人杀动物,器物衣服破损了,修补一下继续使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
    (2)父援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
    答案:
    4.B(教化)
    5.D(③不是写陈尧佐,⑥表明节俭)
    6.C(“陈诂在治政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说法错,陈诂只是治政严厉急迫,招致一些地方官吏不满。)
    7.(1)只有陈尧佐说:“惩处陈诂就让那些奸猾的官吏阴谋得逞,(这样)今后谁还敢再约束下属官吏们呢?”(重点词“独”“罪”“绳”各1分,句意顺畅2分。)
    (2)父亲教几个儿子读经书,他的兄长没有完成学业,尧佐通过偷听已经可以背诵了。(重点词“授”“卒”“诵”各1分,句意顺畅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