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2013年中考试题·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包拯》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贵州省遵义市】二(三)(11分)
    包拯
    脱脱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来告私杀牛者,拯:“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⑴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才:                ⑵其人遂无以对    其:           
    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造:                ⑷非吾子若孙也    若: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20.结合课文,说说包拯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3分)
                                
    【答案】18.(4分)⑴仅仅,刚好 ⑵那,那个 ⑶到,往 ⑷和 (每小题1分)
    19.(4分)①(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得分要点:省略成分、倒装句、之) 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得分要点:数、以、遗)
    20.(3分)因为包拯是一个机智善断、清正廉洁、能言善辩、为官刚正、执法严峻、克己奉公的人。(意同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