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2013年中考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南省娄底市】二(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是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至若/春和景明。
    C.贤者/能勿丧耳。                 D.策之/不以其道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B.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
    C.曾益其所不能(益处)             D.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词语句的大意。
    ①所以动心忍性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选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答案】11.C(“益处”应改为“增加”)
    12.D(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
    13.⑴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⑵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灭亡。
    14.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辽宁省阜新市】二(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9题。(8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②辞以请籴③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④为禽⑤。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臣。②卑:谦恭、恭顺。③籴:买进谷物。④夫差:吴国君主。⑤禽:通“擒”,捉住。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行拂乱其所为    拂:   ⑵王何患焉    患: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人恒过,然后能改。
    

⑵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9.【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                一类人。【乙】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现了【甲】文中所阐述的                      。
    【答案】7.⑴拂:违背  ⑵患:忧虑,担心 (每小题1分,共2分)
    8.⑴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⑵现在的饥荒正是越国的福分、吴国的祸患。(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9.【甲】文:经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伟大事业(1分,意思接近即可)【乙】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共2分。
    【四川省德阳市】四(一)文言文阅读(共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  ⑵行拂乱其所为   拂:
    ⑶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⑷如则无法家拂士   则:
    21.请翻译下面句子。(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2.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20.(4分)⑴这;此  ⑵违背  ⑶奋起,指有所作为  ⑷如果(每小题1分)
    21.(3分)(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能。(译出“动心忍性”为“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之意,得1分;译出“曾”为“增加”、“增长”之意,得1分;表意正确、语言通顺,得1分)。
    22.(3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摆事实)(1分);阐释了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历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或阐释了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