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三国志·邴原戒酒》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25.邴原戒酒
    邴原①旧能饮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③,至陈留④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选自《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
    [注释]①邴(bǐng)原:三国时魏国人。②自行:此指出门游学。③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贶(kuàng):赐与。
    [文言知识]
    互文见义。它是一种文字表达方法。《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其中“受任”与“奉命”、“际”与“闾”都是同义的词或词组,作者交叉运用,使句子有变化,这就叫“互文见义”。上文“至陈留则师……,颖川则宗……,汝南则交……,涿郡则亲……”,其中“师”与“宗”同义,“交”与“亲”同义,它们也属互文见义。又,《过秦
    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其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为互文见义,同时,“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是互文见义现象。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会    ②耳
    2.翻译:①单步负笈              ②但以荒思废业
    3.“因见贶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因为看见赐与酒席;
    ②乘着给我饯行的机会;
    ③因为你们赐我钱;
    ④乘着这次最后的见面跟大家吃一顿。
    4.理解:文章为什么在最后要强调“终日不醉”?
    答案:
       25.邴原戒酒
       1.①聚集②了  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  3.②  4.说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
    译文:
    邴原从前很能喝酒,自从出门游学之后,八九年里,酒不沾口,独自徒步背负着书箱,凭体力支撑实在疲倦的身体,到了陈留以韩子助为师,到了颍川,便拜陈仲弓为师,在汝南则结交了范孟博,在涿郡则亲近卢子干。分别的时候,师长朋友以为他不会饮酒,拿了米饭肉食来为邴原送行。邴原说道:“我原来是会饮酒的,但是怕荒废了学业,所以就戒掉了。今天就要远别了,因为看见你们赐予酒为我送别,值得喝一次。”于是和大家一起饮酒,喝了一天都没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