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马戴《灞上秋居》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译文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君。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赏析。(4分)
    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写秋风秋雨初定,雁群频飞,渲染秋意,寄寓乡思;颔联借他乡叶落,寒夜孤灯,烘托诗人的孤单凄楚;颈联写小园空寂,寒夜滴露,与僧为邻,更突出孤单寂寞的心境;在前文景物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尾联直抒胸臆,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失落和忧愤。
    提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赋分来看,从题干“对本诗”的要求,均可以判断应当逐联分析。
    (2)既然诗人是寓居灞上,那么,将“寄卧郊扉久”中的“卧”改为“居”,是否更恰切?为什么?(4分)
    ①“卧”比“居”更准确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百无聊赖、寂寞孤单的常态,②也更准确地表明诗人未得起身、未获任用的人生际遇。总之,“卧”比“居”更充分地表现诗人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失意和忧愤。
    解题思路:
    高考炼字题着眼于形象描写的生动性思想感情的含蓄性议论说理的深刻性语言搭配的精美性四个方面,本题是个动词,应着眼于描写的生动性,再由果索因,体会感情的深刻性。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可以合并到第二步)“卧”在此处有“僵卧孤村,百无聊赖”之意。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准确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百无聊赖、寂寞孤单的状态。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本题“居”无特殊手法)          
    第四步: 作用1、或描绘了某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             2、 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诗人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失意和忧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