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②飐 (Zhăn):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首联和尾联分析。(5分)
    答:首联,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高楼与荒野相接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2分)尾联,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音书滞一乡”,音讯不通,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难免产生思念朋友之愁。
    9、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二者写景角度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都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双关”“借景抒情”等)。颔联表面上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景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3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
    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答出一个方面并能准确分析说明即可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