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 ⑴弈者胜 弈: ⑵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⑶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⑷以其境过清 清: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文: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甲文第二段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写了山林夕照全景。 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景象。 D.乙文第一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喜悦的心情。 4.乙文对鱼的描写静中有动,更显出环境的幽静。甲文也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来表现山林幽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5.甲乙两文作者都有被贬谪的经历,但两人又有着不同的胸怀意趣,请根据文意简要谈谈两人当时各自的心情。 答: (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⑴弈:动词,下棋。 ⑵乐:把……当做乐趣。 ⑶依:依靠。 ⑷清:凄清。 2.⑴译文:(有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是喝醉了的太守。 ⑵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呆呆地不动。 3.C 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答:欧阳修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地场面,表现被贬后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柳宗元通过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色,抒发了在寂寞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