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古代盥洗礼仪漫谈》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中恩施自治州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6-19题。(11分)
     ①盥洗,这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课。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形成了这一习惯。《礼记·内则》云:“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古人有早起盥洗、漱口的习惯。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就餐时人们往往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也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还是古代仪礼之一,用水使手洁净,以示对神对人的恭敬。那么,古人又是怎样盥洗的呢?有哪些细节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②古汉语“盥洗”一词,所指的范围较广,当然主要是指洗脸和净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词义相近。不过,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故具有相应的礼仪性质。这一点,又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盥”字甲骨文,是一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为一有水的盆。两者相合,像一只手放在盆里承水冲洗。造字本意就是在盆里洗手。金文与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上面,由原一只手变成两只手,而盆里的水则由水滴变成,像有水从上倒下,两手接水冲洗;下面(皿)是接水的容器。
    ③《说文解字》曰:“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云:“盥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爪,在皿中,象于皿中澡手之形。”“盥”字初文反映其本义仅指洗手,后来词义扩大,洗脸洗手均称为“盥”,如盥栉指梳洗,盥沐指洗脸,而现代的盥洗室,是既可洗手也可洗脸,爱美女性还可用来化妆的。
    ④从“盥”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我们可大致知道古人是怎样洗手的。那时洗手的器皿主要有两件,且是配套的:一件叫匜(yí),用来往手上浇水;一件是盘,用来接洗手洒下来的水。匜和盘都是盥洗用具,前者注水,后者承水,两者相互配套。先秦时期,匜、盘多以青铜制作,十分精美,这在先秦乃至秦汉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底部常铸有三足或四足。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到战国时才逐渐消失。
    16.请给上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7.第③段中划线部分除了运用作诠释、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段中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3分)
    18.第①段中“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中的“广泛”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9.仿照示例,从“歪、休”两个字中任选一字加以解说。(3分)
    示例:“盥”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表示有水的盆,意思是在盆里洗手。
    答案:
    (三)
    16.【答案】示例一:盥洗。示例二:“盥洗”释义。
    【解析】本题考查给由于说明文拟题,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说明文的题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盥洗。所以可以用“盥洗“作为题目。
    17.【答案】作比较。突出了“盥”字词义扩大的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细读第三段划线句可知,这句话把“盥”的本义和今义作了对比,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突出的介绍了盥字词义的变化。
    18.【答案】不能去掉。因为用“广泛”一词表明那时筷子已被使用,但是使用范围不广,去掉后改变了原意。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广泛限定了范围,结合具体语境可知,这个词语说明了当时筷子已经使用,但范围还不是很广。去掉后则改变了这个意思。“广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答案】示例一:“歪”字,上面是“不”字,下面是“正”字,意思是不正,斜,偏。
    示例二:“休”字,左边是“人”字,右边是“木”字,意思是人靠着树休息。
    【解析】本题考查造字方法。歪与休都是会意字。歪字上面是不字,下面是正字,不正的意思是斜的,偏的。休的左边是人,右边是木,结合起来就是人靠在树上休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