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公输》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http://www.newdu.com 2019-05-2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46分)
    (一)  公输  (10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 公输盘不说:                    (2) 然胡不已乎:               
    (3) 子墨子九距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⑵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1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从“行十日十夜”中可以看出时间非常紧迫,也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B.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愿借子杀之”,而且进一步说“请献十金”,其真正的意图是激怒公输盘,诱使他进入自己设计的圈套。
    C.墨子能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主要是靠他锋利而巧妙的言辞。
    D.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使公输盘陷入矛盾之中。
     
     
     
     
    答案: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 公输盘不  高兴(通“悦”)      (2) 然胡不乎:   停止   
    (3) 子墨子九之:   抗拒(通“拒”)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⑵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1) 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⑵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尽了, 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有富余。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
    A.第1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从“行十日十夜”中可以看出时间非常紧迫,也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B.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愿借子杀之”,而且进一步说“请献十金”,其真正的意图是激怒公输盘,诱使他进入自己设计的圈套。
    C.墨子能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主要是靠他锋利而巧妙的言辞。
    D.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使公输盘陷入矛盾之中。
    解析:主要是靠墨子的技艺以及宋国的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