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分)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 【乙】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①.其上有鸟,赤冠长喙。稍西,一峰高绝,有蹊阶,仅可步,相扶而上,过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来迎。峰顶有屋数十间,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②鸣。且暮,皆宿。至夜,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天明,皆去。 (选自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蚖:毒蛇。②铎(duó):铃铛。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余寒犹厉 ②冻风时作 ③娟然如拭 ④有僧布袍来迎 ⑤赤冠长喙 ⑥皆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②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立者如人,卧者如虬。 (5)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来写初春景象,先写欲游不能的苦恼,再写郊游见闻,最后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B.【乙】文以时间为序,主要写了去新城三十里游玩的所见所感,描绘了松、泉、藤、鸟、峰、房屋等很多景物,语言简练。 C.【甲】【乙】两文都恰当地运用了白描、比喻等手法,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D.【甲】文对“城居者”围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进行了讽刺。【乙】文描写了城北山中幽深冷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悲伤的心境。 答案: 11.【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天空高旷露水清莹,山间空寂月光明亮。仰看星斗,都大而光亮。故停顿应为: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严寒的余威还很厉害。厉,厉害。 ②句意为:冷风时常刮起来。时,时常。 ③句意为:美好的样子就像刚擦过一样。娟然,美好的样子。 ④句意为:有僧人穿着布袍、拉着鞋子前来相迎。布袍,穿着布袍。 ⑤句意为:红顶长嘴。赤。红色。 ⑥句意为:都离开了。去,离开。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B.被\因为 C.将近\将近 D.虽然\即使 故选:C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而,表示修饰。亦,也。句意:用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眼妆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②重点词语:皆,都是。如,好像。句意:旁边都是大松树,弯曲的像车盖,挺立的像人,平卧的像小龙。 (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 ABC.正确。 D.有误,乙文并没有流露出作者的悲伤情绪,而是把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到写景状物当中。 故选:D 答案: (1)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 (2)①厉害 ②时常 ③美好的样子 ④穿着布袍⑤红色 ⑥离开 (3)C (4)①用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眼妆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②旁边都是大松树,弯曲的像车盖,挺立的像人,平卧的像小龙。 (5)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