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gn=justify>阅读下面两篇文章的几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 align=justify>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 align=justify> …… < align=justify> 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我偷偷地瞧见过——要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选自《拣麦穗》) 乙 < align=justify> 跟我外婆上扫盲班没几天,大约认得十来个字,我就不可一世起来。不理睬邻居小伙伴的叫唤,怀抱舅舅的一本精装英汉大字典,坐在大门铁栏内,唱歌般大声读书。过往行人不禁驻足,讶然侧耳,等听清这位“小神童”读来读去都是这几个字:“上下左右多少……”皆捂嘴走开。这时我还未上学,却已不满足妈妈给扎的两条小辫,自己对镜梳妆,一下子编了六条小辫子,扎上各色花布条,左顾右盼美极了。我大姨妈及妈妈相偕下班回家,看见一个小妖精在大门口跳橡皮筋,满头万国旗飞舞,先是前俯后仰,及看清是我,差点背过气去。 < align=justify> …… < align=justify> 我最忠实的影子是我的妹妹,虽只比我小两岁,却视我为绝对权威。她生性驯良,常常哭着从学校回来。我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有次对方的姐姐邀来一帮高年级同学助拳,我眼见敌不过,抡起书包,呼呼有声,果然全部吓退。从那以后,妹妹学会此招,再不要我护送。她的铅笔盒总是被甩开,铅笔、橡皮、小刀四下里乱飞,不知吃我妈妈多少巴掌,头还昂着,脸上一派胜利者的光辉。 (选自《童年絮味》) < align=justify>(1)“我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根据语境,这里的“出征”“告捷”一般来说该用什么词语?比较一下,用“出征”“告捷”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 align=justify>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lign=justif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lign=justify>(2)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中,两篇选文里的“我”有什么共同点?想一想,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align=justify>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lign=justif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lign=justify>(3)选文里的人物“我”有趣吗?你认为哪些地方是最有趣的?你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吗?请说一说。 < align=justify>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lign=justif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答案: < align=justify>答案:略 解析: (1)可改成“替她去打架”,“常常能把对手打败”。原文大词小用,增添儿童的谐趣。 (2)童真、童趣。甲文中的“我”率真、幼稚,乙文中的“我”俏皮、果敢,等等。 (3)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