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下列[甲] [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8—24题。 (共18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日:“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⑵解狐非子之仇邪 ⑶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⑷外举不避仇 20.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臣之子”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2分) ( ) A.其谁可而为之 B.非问臣之仇也 C.将军岂愿见之乎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2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遂用之”,是说解狐被祁黄羊任用做县令。 B.“居有间”是说祁黄羊与晋平公居住了一段时间。 C.“祁黄羊之论”指的是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他的儿子作“尉”所说的一番话。 D.孔子称赞“祁黄羊可谓公矣”的原因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22.与“其谁可而为之?”语气相同的一句是(2分) ( ) A.解狐非子之仇邪? B.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对《去私》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2分) ( ) A.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B.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C.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 D.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善于听取采纳他人正确意见的优秀品质。 25.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 (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18.主要论证了怎样才能做到清欢。先否定错误的认识,再指出正确的做法,最后用事例论证。(先正反对比论证,再事例论证)(4分) 19.⑴当 担任 ⑵仇人 ⑶好 ⑷推荐 (每空1分,共4分) 20.B (二者都译为“的”)(2分) 21.D (2分) 22.C (2分)(二者都是疑问语气) 23. 略(4分) 24.C (2分) 25.重用贤能之人(意思与之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1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