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 (一)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湮于沙上 (2)遂反溯流逆上矣 20.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 (2)可据理臆断欤?(2分) 21.初三复习时,老师请小红翻译“凡河中失石……”一句,小红将“凡”译为“凡是”,老师指出了小红的错误,小红不解。老师提示说:“课文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哦。”小红恍然大悟,并从河流的特点出发举出了不能于上 流求石的两种情况:(1) ;(2) 。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2分) 答案: (一)19.(1)埋没(1分)(2)于是,就(1分) 20.(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3分,译错一个关键词扣1分。关键词“尔辈、物理、是、木杮、岂、为”) (2)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2分) 21.要点:从河床角度,如河床太陡、淤泥或卵石河床等;从水流角度,如水流常年很浅、很缓等。(一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