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和平解放北平意义 树立保护文物古迹意识 贵州 曾祥明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东北解放以后,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发起对天津的总攻,经过29个小时激战,次日天津解放,这时北平已陷入我百万大军的严密包围之中。北平是华北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驰名的文化古城,拥有人口200多万。为保护这座古城免遭战争破坏,天津之战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认为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已比较成熟,决定继续同傅作义进行谈判,争取和平接管北平, 由于傅作义在抗日战争时期主张抗日,并和共产党有过友好往来。虽在内战中执行蒋介石的“戡乱”反共政策,但随着国民党军的不断失败,逐步对蒋介石的统治失去了信心。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解放军在围城后,派出代表同傅作义接触。在中共的耐心工作和各界人士的敦促下,傅作义终于作出顺应民心的决定,命令所辖部属出城听候改编。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在人民欢呼声中开入北平城内进行接管。至此,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北平的和平解放既避免了不必要的伤亡,又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护了名城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这说明党中央和平解放北平的方针是正确的,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民心顺民意。傅作义将军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是民心所向。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北平这座千年古城,特别是故宫这座皇家园林建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文物古迹指的是含有一定文化历史意义的古代遗址,它是文明的载体、历史的见证,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显然在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人文古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转化工作。我们作为当代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认识到,文物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保护人类共有的财富,是对历史负责任的表现。 作者简介:曾祥明,贵州省黎平二中历史教师,县兼职教研员。注重教学探究,有700多篇论文发表于报刊杂志或获奖,教学课件被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二等奖。《辛亥革命在黎平的社会氛围》一文被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 (责任编辑:admin) |